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余光中文化传承与乡愁征文活动】

关于思乡的三个片段

2024-03-19    来源:《永春文艺》(2023年)    作者:杨贵玉  浏览次数:88

侨亲的老房子

多年前,一位之前同事,打我电话,问我是否了解永春县“五都”之所在,因为他有个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在寻亲,据说该朋友的爷爷出生于“五都”此地,年少就离开故地,外出谋生,辗转来到马来西亚定居,繁衍生息,却是断了故乡的联系。如今爷爷、父亲均已去世,他自己也年纪渐长,萌生寻找故地,拜访亲友,一解乡愁的念头,问了家族他人,只知爷爷来自永春古“五都”地名,现今永春何地一无所知,就委托我同事打听一下。

于是我想到永春“一都” 、南安“九都”等地名,想必是有“五都”这个地方的,可它到底是在哪儿?问了几个人,大家也说不清。刚好老舅打电话找我,聊罢我顺口问他此事,他说永春古“五都”应当是在今天的锦斗镇,且这个马来西亚侨亲姓氏正好是锦斗镇长坑村的!当即,我通过他人联系上此村村干部,向他说明这个侨亲情况,叫他问下村里老人是否知晓。很快的,传来好消息!村干部说本村早年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并通过微信将记载他信息的族谱和尚存的老房子等照片发给我,我也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转发给对方。当我看着手机照片中那座古青色的老房子,想象着那位马来西亚侨亲注视照片时的感慨心情,时空转换,仿佛他爷爷只是昨天才从故乡这座老房子出发,挥手告别亲人,远涉重洋;而后一路艰辛,在异国他乡拼搏奋斗,方得安居乐业,但老家始终是他的念想;老之将至,故乡依旧召唤游子,一缕思乡魂漂泊不息,情牵老房子……

 

夜色下的老家

前段时间,因母亲身体欠安,我利用晚上时间回趟老家。从国道转入乡间小道,一路蜿蜒向上,进入一个小山村。将车停在路旁,在朦胧路灯的指引下,我从山脚向半山腰的老家走去,熟悉的路线,熟悉的场景。到家了,和母亲聊聊天,收拾下房间,安排她睡下,我来到老屋堂前,居高临下,看着这个我长大的小山村,不多的房子仿佛要被夜色吞没,零星的夜灯点缀着山村,那样的静谧,我的心却是难以平静下来。我在想,这个我出生、长大的小山村,这个始终让我牵动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吧。当年长一辈老去,年轻的外出闯荡,此处空余老房子一座座,必是后人不常回来的。可每次回来,凭栏顾想,熟悉的人已不在,再无呢喃呼唤的声音,再无群童嬉戏游玩的场景,再无乡人田间耕作的画面,当有怅然涕下的感觉。可这就是我的老家,也必将常回的。儿子外出求学前,我也带他回来多次,这儿有疼爱他的爷爷奶奶,有幼时的玩伴,有冲锋打仗的堡垒,只是不知这儿可是他的“故乡”?当我也渐渐老去,近乡情怯又渴望回归时候,唯有老家可以抚慰焦躁的灵魂和滋润干枯的心灵。如果说思乡之情会遗传,乡愁会发酵,但愿我和孩子都能品尝个中美味,长做故乡人。

 

古厝后的荔枝树

余光中第一次回到永春,是在1935年他7岁随父亲回到家乡洋上村为祖父奔丧。他住了约半年后便离开,此后时局巨变,再一次回到这已是2003年,彼时玩伴余江海和他一起手拉手,来到余家古厝后他们幼时一起攀爬的五棵荔枝树下共忆旧日时光后来,余光中在《五株荔树》中写道:“也许小时候我曾经攀过,余江海却说,他不记得了,但记得这一排五株高树,他真的陪我冒险爬过……”。几十年一晃而过,古厝、石阶、荔枝树、玩伴等,多少次魂牵梦绕,当他们全部重现的时候,余光中两眼湿润,思潮澎湃,可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愁今日始得解。而今,斯人已逝,古厝后的荔枝树可尚有顽童攀爬?余光中说:只要是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一定不会忘记。”一首《乡愁》将他标记为乡愁诗人,在他笔下,邮票、船票、坟墓等都是“乡愁”隐喻,令人睹物思人,思乡不已。现如今,远离永春故乡的游子,那儿时充满欢乐的老屋、虔诚礼佛用的永春香、高举毛笔墨斗的魁星公、盛夏燃烧的荔枝红、白鹭翩飞的桃溪水域等,莫不是他们心中“乡愁”所指,吸引他们常回家看看,方解心中对于家、对于故乡的浓情。

关于思乡的三个片段,源自生活,人物、时间、事件跨度不同,但关于“乡愁”的情感是真实、一致的。成长、生活在永春,有“乡愁”这一种纯真的情感滋润、传承你我,让故乡不再遥远,何其幸哉!

上一篇: 永恒的逍遥游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