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余光中文化传承与乡愁征文活动】

传承“乡愁”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2024-03-19    来源:《永春文艺》(2023年)    作者:余巧红  浏览次数:175

教室里。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句话出自哪首名诗?

《乡愁》!

又问:《乡愁》的作者是谁?

余光中!

提问两次,齐声回答五个字。干练,都是!

我没作声,只是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姆指。

再问:谁能说说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故事?

沉默……,眼睛都向着我。

我简单地作了介绍讲解:

余光中是永春人,一九四九年迁居台湾,教授。《乡愁》成作于一九七二年余光中台北家中。当时,两岸关系紧张,不能来往,诗人不禁回想联翩:小时候读书时只能通过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的书信与妈妈叙说;长大后工作了,也只能靠买了一张窄窄的船票才乘船回家找妻子;后来啊,母亲却病逝了,长眠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再也见不着了;而现在,两岸只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却让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家愁、国愁,这理不断的是乡愁”!亲人啊,我们何时能团圆?祖国啊,你何时能统一?游子的我能否拥入您的怀抱?此时的余光中,思念家乡、怀念祖国的情感已经在心里沉积了二十年,灵感瞬间找到了出口,就一气呵成地写了自己的乡愁

一首《乡愁》成绝唱,他道出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在全球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余光中的名字格外耀眼!

余光中的乡愁之心可以追溯到以前,早在一九六六年余光中受聘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英语系副教授时,就常常向东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想到自己离国已十七年,如今却羁旅漂泊他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人生总有大限,假如那一天,希望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亲最美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满足地睡去。游子的心啊,生不能回国,总是梦着死了也要回国!难能可贵啊!我说乡愁是一种无穷无尽的思念,乡愁是游子撕心裂肺的呐喊!

我就是一个中国人,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这些都是余光中先生的肺腑之言。

余光中一九四九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到了二OO三年,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他乘车跨入乡村地界时,心潮澎湃,倚窗眺望,两眼瞪得好大好大,泪水忽然盈目,思绪不断,感慨万千:一百六十里的海峡,为何渡了半个世纪才到家?当他进入祖家古厝的时候,默默地和祖先牌位对站着,许久许久,念诵着:乡情怯怯,孺念耿耿,庆幸自己一生漂泊,如今总算落了一次锚。聚来的富足感一扫多年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悠悠乡愁情,拳拳赤子心的事例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念

静悄悄……,耳朵都是竖着的。

接下来,抽出十分钟时间让大家讨论、思考,然后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传承“乡愁”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想法。

哗然……,嘴巴都在说话。

举手发言……

甲:老师,我要以余光中先生为榜样,爱党爱国爱家乡,从小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不管是当工人、当农民或者是当演员什么的,都要有纯正的品格,做个踏实工作做个有美好理想的优秀的有用之人。当然,我最希望自己长大了当一个建筑工程师,在台湾海峡造一道长长的桥梁,让台湾同胞能来这头,让大陆的我可以去那头。

乙:老师,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先在自己国家的名牌大学读书,后到外国名校留学,毕业之后,宁恋家乡一抔土,不贪他国万两金,一定要回来为国家效力,把祖国建设好,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响当当的!我就是这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信你看!我俯首甘为孺子牛,林俊德将军那样,拼命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丙:老师,余光中厉害吗?

厉害!他是著名的诗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出版的散文、诗集、评论集、翻译集共有五十种,还有好多文章选编入教科书,他驰骋教坛五十余载,是中外闻名的大学教授、文学大师。梁实秋赞誉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为了表彰他的文化精神,我们县于二O一五年建立了余光中文学馆,馆内存有他的书五百多本,手稿三百多张,海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宾客络绎不绝,他的《乡愁》还被编成交响诗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演,获得了《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节目奖》。最近,又成立专门的余光中文化传承研究会。我尽量争取时间组织大家去参观学习并观看交响诗剧,好吗?

“好”!“好”!欢声雷动,一片掌声,个个手舞足蹈,经久不息!

丙:老师,我刚才只是问了一句,还没说出我的心得呢,我的想法是:参观学习回来以后,我要认认真真地写一篇《传承“乡愁”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文章,投给《永春文艺》,争取入选,我还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长大了要去参军,积极参加解放台湾的事业,把两岸统一起来,让台湾同胞不会再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铛!铛!铛!

下课钟响了,尽管还有好多举手的同学期待着发言……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