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心听散文】茅台镇里酒飘香

2019-01-03    来源:《永春文艺》2018年    作者:郑其岳  浏览次数:1491
 

茅台酒作为唯一的国酒身份,它的高贵典雅,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未敢接近,就是让人一品而记忆犹深。作为生产这种独特酱香白酒的茅台镇,早已如雷贯耳,成为我心仪已久的地方。正值盛夏的七月,全国多地普遍发出高温预警,突破几十年的纪录比比皆是。但酷暑并未阻挡那个神秘小镇对我们的吸引力,在茅台镇华成酒厂老总郑万东的盛情邀请下,我们永春湖洋郑氏宗亲青年联谊会组织了一个十一人的队伍(我忝为青年联谊会的顾问),一起应邀前往。

郑万东作为异地宗亲,经常参加闽南郑氏宗亲活动并提供酱香白酒,因而结下了情谊。713下午,我们从厦门机场飞抵贵州遵义,郑万东及遵义一些郑氏宗亲的“头面人物”,已在机场出口拉着横幅迎候。那天晚上,当地的郑氏宗亲在遵义的酒店为我们接风。一个硕大的圆桌坐满了27人,可谓济济一堂,而菜品竟也满满当当摆上30多道,有的盛于大盘,有的置于大罐,阵势可观。据郑万东说,他们宴请贵客的习俗就是菜一定要满桌,用略显铺张的奢侈表示盛情,这种行为与酒场的氛围和宗亲的感性接触颇为融洽。作为西南菜品的共同点,辣是主基调,或者叫做“无辣不成菜。”对味蕾的极大刺激,让我们分而化之,或能接受,或有所忌惮。我在西北当过兵,当然属于前者,只是平时并不经常涉辣,喉头舌尖还是难免火烧火燎的,但偶尔为之,还是感觉到难得的刺激亨受;至于后者,则只能有所选择,对许多太辣的佳肴惟有退避三舍,自然失去全面品尝的口福。我觉得,盘里那些颇显醒目的红色辣椒,鲜艳如花却笑里藏刀。就这样,菜肴的红火、华成酒厂顶极酱酒的醇香,和着一见如故的热情洋溢,氲氩混杂在空气中,把宗亲的久远关系拉到近前,令人异常地亢奋着。

翌日,驱车向茅台镇出发。到了茅台镇所属的仁怀市,距离目的地只有10多公里了。同行中,大家对遵义和茅台两地都神交已久,前者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教科书上有必不可少的崇高地位;后者作为国酒的产地,早已飘香海内外。至于夹在中间的仁怀,却被两者的光芒所掩盖,多数人并不知晓,包括我。这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石狮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服装市场而闻名遐迩,但是它行政上的“顶头上司”泉州市,却被许多人遗忘,不足为奇。

穿行在仁怀市的青山绿水间,路旁不时闪现着许多两三层高的楼房,黛瓦白墙,小巧玲珑,整齐划一,非常醒目,近于乡野间的别墅。我原以为贵州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乡下的房子可能会显得寒碜,不料却出乎我的意料。驾车的小李是华成酒厂的中层干部,颇为健谈,他说是各级政府几年来扶贫的结果,建房也给了农民相当的补贴,所以农村新建的房子也就趋于普遍。扯着扯着,他扯到辣酱“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所在的湄潭县,不但农民有工可做,还大力生产绿茶,农民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反而让城里人羡慕。

不可或缺的酒文化,顺其自然地在路旁逶迤而来,先是出现酒壶的形态,一会儿又出现酒杯的雕塑,设计不乏具象与抽象的交融,颇有艺术性,让我似乎闻到了酒的芬芳。

小李开始给我们讲茅台酒在巴拿马获奖的经典故事。19152月,作为茅台镇民间手工作坊生产的古坛酒,参加了远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销期间,这种酒由于包装简陋其貌不扬,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可谓门可罗雀。一天,古坛酒厂的人不小心摔破了一坛酒(有说是故意的),展馆内顿时酒香迷漫,吸引了许多人的围观,顺其自然的是,这种酒在那届博览会上荣获了金奖。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歪打正着,实际上却是质量决定的,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出光芒。那时的茅台酒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开始崭露头角。据说,两年前茅台酒厂隆重举行纪念茅台酒获巴拿马金奖100周年活动,重新回顾国酒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地位。

茅台,是酒以地名,还是地由酒名呢?据资料记载,历代濮獠人在赤水河的东岸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茅台从此有了名称。不久,人气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元朝以后,在县以下设寨、村、坪、部,就正式定名为“茅台村”,后来把当地生产的酒冠以“茅台”,可见是酒以地扬名的。那种源于草根的名称竟脱胎换骨成为贵族的身份,无疑是“草包金”的形态,也是俗雅交融一体的标志。

茅台镇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之前。据传,唐蒙当年受汉武帝派遣出使夜郎时,从夜郎带回一种名叫“枸酱”的东西,汉武帝食用后,称“甘美之”。枸酱,就是现在的酒。夜郎国的印记早已湮灭在岁月的烟云中,但枸酱所在的仁怀,酿酒的历史从此源源不断,如同身边的赤水河一样。有清朝陈熙香的一首诗为证:“尤物移入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车子驶到一个叫“国酒门”的牌楼,这是进入茅台镇的门户,为古典城楼式建筑,庄重华丽,象征茅台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享誉世界的雍容华贵的气质。在国酒门东侧的小山上,有一个据说是世界最大(直径102),有七层楼高(3125)的茅台酒瓶,瓶内有螺旋式楼梯可登高望远。这个酒瓶外型与茅台酒瓶相同,其飞天牌的商标图案、文字、色彩,均按同样的比例放大,远远望去,像是绿叶中的硕大红花。19976月,这个雕塑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实物广告,成为“天下第一瓶”。这种硕大的室外实体广告,也符合茅台镇的身份和底气,不像有些地方的广告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

一进入茅台镇,淡淡的酱酒香味迷漫于空气中,吸入肺腑之内,有一种特殊花香的感觉,如同我居住的厦门,新近评上世界文化遗产的鼓浪屿,到处都渗透着音乐的细胞一样,这里的每一缕空间,都有激情的酒分子在飘荡。从窗外望去,四周青山环绕,一条赤黄色的河流穿城而过,顾名思义,赤水河的名称可能与此有关。河两旁为狭长的地带,楼房鳞次栉比。小李告诉我们,在遵义的海拔约800多米,而在茅台镇则降低到300多米,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造就一种低洼的狭长地带,形同酒甑。我们下车后感觉空气有些凝滞,非常闷热,这大约就是生产国酒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吧!

在这些密集的建筑里,除了名扬中外的茅台酒厂外,高峰期还有2000多家中小型酒厂星罗棋布穿插其间,随着时间的淘洗,现在仍有五六百家酒厂,年产值近千亿元,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酱香酒最大的生产基地。在这个仅有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的产值达到100多亿元,无疑是单位面积里产出的佼佼者。从这一点来说,酱香酒,特别是茅台酒,可说是液态黄金哩。

茅台镇除了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山上的降水经过山体两侧紫红色砂岩层层过滤,成为赤水河特有的富含矿物质的酿酒原料一一水。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里,多种微生物群体得到有效留存和大量繁衍,这些精灵被网罗到曲醇和酒醅里,造就了酱香酒神秘的香味。此地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少雨、风缓、湿润的独特小气候,非常适宜酒曲老熟、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和发酵过程的持续进行。

作为原料的当地产红缨糯高梁,是酿酒的主粮,小麦是制曲原料,用量为1:1。这种高梁粒小皮厚、扁圆结实,耐蒸煮耐翻拌,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高,既能最好地满足酱香酒多轮次发酵、蒸煮、取酒的工艺要求,也最大程度涵养了幽雅细腻、丰满醇厚的浓郁酱香。

如果说红缨糯高梁是酿酒的骨肉,那赤水河的水就是酿酒的血液。在冬春季节里,这条河水一反常态,开始变清,大小酒厂就进入生产旺季。在中国几千年的酿酒史上,名酒产地必有好水,就像古井贡酒如果缺了那口古井未必能成气候,茅台酒若离开了赤水河,必然也难以挥洒出醉人的芬芳。

华成酒厂位于赤水河北岸的山坡上,地势较为陡峭,几幢厂房层次分明。现在不是生产季节,仅有包装车间的女工正在忙碌着。我曾去过绍兴,当地生产的黄酒,也仅在冬季进行,这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因素存在,不为外人所知。

在浓香型几近一统白酒天下的现状里,酱香酒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据说不到百分之二,但它和洋酒一样,有比浓香酒更为高端的消费人群。我想弄清酱香与浓香两种酒制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小李讲,酱香酒的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高温制曲、高温蒸煮、高温发酵、高温取酒的传统工艺,其中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又经三年以上时间的储存陈酿,然后进行精心勾调,才能出厂。那种循环往复,无疑是繁琐细碎而又慢条斯理,不像有些浓香型的酒,仅40天即可出厂,当然,高端的浓香酒,也需要长时间的陈酿。

酱香酒关键在于陈酿,因而我们在华成酒厂里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厂房都属于贮藏车间。那偌大的车间里,一口口一人多高的大缸,坛口密封,灰头土脸,其貌不扬,静静地贮立着,像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这是时间的累积,也是岁月的发酵。可以说,有许多好东西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作保证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看到另一幢楼顶的天台上,波光粼粼,原来是灌水以保持室内较为恒温的状态,就像有的酒窖设置于山洞一样,不会有气温的大幅度升降。

中午时分,我们到茅台镇区就餐。那一条街叫杨柳街,不见杨柳,依坡而建,建筑大多为三四层高,黑色的瓦,墙面大多为酱褐色的木板,一派古色古香。街两旁,红灯高挂,酒幌飘扬,就像古装武打片里的场景,仿佛武林高手或者神秘人物就潜身于某一酒店里,在自斟自酌中冷眼观察周围的动静,似乎在寂静中蕴藏着刀光剑影。沿着斜坡拾级而上,台阶中间雕有四个大字“神秘茅台”,是啊,佳酿神秘,街景亦神秘。石阶边上则有许多雕塑,或埋头制酒,或牛车拉酒,或悠闲品酒,或猜拳行令等等,形态各异,情趣盎然。

我们来到一家叫做“盐帮菜”的餐馆,这个名称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历史渊源。原来贵州并不产盐,自古以来,食盐需要经乌江盐道从四川拉过来,从先秦开始,川盐入黔要仰赖于河川与古道。那时的运输,除了赤水河的船运,此外就是靠山路上的马驮人挑。于是,按照当时的行程,步行每隔30里或者50里,便形成了一些供行路者休憩的大小集镇,赤水河畔的茅台镇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一方面是盐业带动了茅台镇的繁荣,另一方面,相辅相成的是茅台酒的畅销,双管齐下的结果,促进了茅台镇的长盛不衰。所以当地留传一句话,“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那时,贩盐的,贩酒的,与赤水河的浪花纠结在一起,难怪喧哗不已。如今古盐道还留有许多遗迹:马桑坪街口的古盐道石阶、盐号大门,仁怀市博物馆收藏的石制盐码等等。由此可见,茅台镇也是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这家餐馆菜品颇有特色,一道合马羊肉,亦菜亦汤,羊肉带着皮,酥韧结合;一道五马河鱼,肉嫩微辣,别有一番风味。即使是酷暑的中午,客馆的包厢也座无虚席,每道菜都要等一些时间,有的客人性子急,跑到厨房跟厨师吵架,更耽误了厨师的工作,适得其反。要吃好菜就得费点时间,这是利弊相随的。好在中午热,坐着聊天也无妨。

吃完饭,在郑万东等人的陪同下,我们顺便逛了一下茅台镇的街区。街上的店铺,有开有闭。从店名看,大多与酒和特色食品有关,如“七和酒道馆”、“仁岸舵爷”、“言语堂酒馆”、“茅缘”、“老土麻香”、“苗家酸菜鱼”、“落烟干粑”等,名称颇具魅力。我诧异于一面酒旗上写着“斗诗斗词斗酒胆,会友会客会英雄”的内容,既有文雅的成分,又有侠肝义胆的内涵,让人会心一笑。如今喝茶的人居多,能进入茶道层次的寥寥无几,同样喝酒也不少,而能进入酒道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我们来到赤水河边上的1915广场,这个名称,大约缘于纪念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奖而建立的。大家只知道赤水河名扬中外,不知道它颇具人之灵性。小李介绍说,赤水河在仁怀段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每年端午至重阳,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至翌年端午,河水清澈透明。端午至重阳的浊水季,茅台歇蒸,下窖基本不用水,而重阳后开始生产,䒱煮需大量用水,河水正当澄碧,因此重阳这天就成为祭水的日子,这一习俗流传了千百年。

“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茅草青青赤水流,扁担悠悠挑两头,挑来河水贵如油,煮出美酒冠九州------”祭水中,一群可爱的孩子唱起民间脍炙人口的酒镇童谣。随即,一对金童玉女捧着取水的陶罐,步行至赤水河畔,取起重阳日第一桶水;仪仗队伍提香炉、捧五谷、持如意、举龙旗迎请圣水,盛于祭水台;数十位酒企代表,依次分批上台祭拜、受圣水;主祭人、仁怀市酒协负责人恭读祭文。活动现场,数千人参加盛典,感悟“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神秘境界。这是小李对我描摩的祭水大典,让我感同身受。是啊,茅台酒是上天和大自然的恩赐,因此当地人对大自然、对赤水河的崇敬之情一以贯之,对先祖的感恩也是天经地义的。

登上1915广场的石阶,就到了赤水河的铁索桥上。站在桥头,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场景似乎就在我的眼前浮现,其中三渡赤水的地点就在茅台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曲折迂回,灵活机动,有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词中所写的那样“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赤水河因为红军的四渡跳出国民党军队重围,而成为闻名世界的“英雄河”。脚下是滔滔流淌的河水,对面山头茂密的森林里矗立着红色的“四渡赤水纪念塔”,让人感慨万千。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的威信,经贵州仁怀、习水,再流经四川古蔺等县,最后至泸州的合江县汇入长江。 实际上,赤水河还有一个更醉人的名字,叫做“美酒河”。当地有句谚语: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习酒。这二郎滩所在的二郎镇,为四川边界,最知名的是郎酒。一条并不太长的河流,竟然集中了这么多品牌的好酒,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似乎只有一种解释,那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酒,是琼浆玉液,是一种升华的精神。如果能在月夜之时泛舟饮酒于赤水河上,必将别有一番情趣,正如清代卢郁芷写的:“茅台香酿酽如油,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可惜没在茅台镇过夜,失去了一种别致的雅兴。

当天下午,我们还来到了茅台酒厂,这是茅台镇的焦点和精华所在,即使不得其门而入,仅在外边或转悠或静立,都能感受到那酒水态火性的融合,也即水火相溶的品性。据说厂区里仍保存着以“茅酒之源”为代表的茅台酿酒工业遗产群,是茅台酒从西汉迄今为止的最早酿造体系的实物见证观光园。我想象着,那些凹缝处的青苔,废弃的酱池,波澜不兴的古井等等,流逝的时光是可以让历史开出鲜花,也可以让糟糠变成佳酿的。

我记得一个数字,仅上半年,茅台酒厂的产值就达到240多亿元,全年估计能攀上500亿的纪录。前两年销量下降,酒价也跌至每瓶800多元,说是反腐导致公费消费的极大萎缩,而今年销量和价格的陡升,当是许多人追求生活品质所致。正在热播并已成为内地电影票房冠军的《战狼2》,其中有一组镜头,冷锋和非洲朋友喝酒,一排啤酒下肚,又干了一瓶茅台。俗话说酒性如人性,这里显示了一种军人的豪爽,使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国酒交融在一起,具有一股别样的力量,不是广告却胜似广告。

我在茅台镇时,厦门一位颇有经济实力的乡友打电话给我,说是与另一位乡友拟共同购买100万元的飞天牌茅台酒,在原先长期定购的某销售店里已经脱销。他要我在茅台镇上通过熟人问问看,实际上产地也是一样的,既不容易得手,价格反而更高。写这篇文章时,看到互联网新闻的报道,说的是临近中秋,上海、广州、厦门等不少城市很难买到飞天牌茅台酒,个别地方甚至一瓶难求,每瓶价格飙升到1800元以上,比原本厂家限价的1299元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八。

我想,在茅台酒厂里当个工人,成天置身于酒的独特芳香中,气质也难免高贵典雅。这几天,正好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今年的贵州茅台学院首次招生600人已招满,据说,学院有酒壶风格的寝室楼,而实训楼品酒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水龙头,不会喝酒和酒精过敏者也不会被拒之门外。开学典礼定于99,与当地每年举办的酒博会同一天,还是与“酒”脱不了干系。

茅台酒厂招聘职工更是千军万马走钢丝。据说前不久,茅台厂拟招聘337人,第二天就有几十万人报名,连系统都崩溃了。在酒厂做一名员工有什么吸引力呢?一位在茅台酒厂工作五年的员工这样说,人这么多,有一个原因是酒厂已经有5年没有招人了,这次因为投产计划扩大,需要大量制酒制曲工人。一般来说,不算五险一金,一年能有13万元的收入。要是买房子,靠公积金就可以了。公积金一个月多的能缴三四千元,少的也有两千多元,房价也不高,当地一平方米才5000多元。另外,工人劳动时间也不长,一班只有五到六个小时。用工稳定,只要工作不出大问题,基本是终身制,很少流失。

傍晚,我们从茅台镇移师夜宿仁怀市,吃饭前逛了一下这个号称“仁义为怀”的市区,有一个偌大的广场超乎我的想象,应是酒国英雄以显示其博大胸怀的象征吧!

晚餐,华成酒厂的老总郑万东率一拨中层的年轻干将,在仁怀市区的一个大酒店里摆开龙门阵抑或叫做“鸿门宴”,这可不像那些郑氏宗亲的老头们儒雅有致,彬彬有礼,这是一群在销售的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狼”。那晚,小酒杯基本成为摆设,而一口干的是容量二两多的匝杯,在郑万东的发动中,酒厂的小伙子频频出击,轮番进攻,我们也积极“应战”,同仇敌忾,年轻的领头者喝了六七匝,年老的也灌下两三匝,弄得烽烟四起,豪言壮语激荡。好在他们厂里拿出的是一号和特一号的好酒,温厚醇香,喝了也不会上头,只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那晚,原拟驱车到茅台镇去看夜景,结果由于贪杯和下雨,没能成行。后来小李从微信上发来照片,两岸灯火倒映在赤水河里,流光星彩,金碧辉煌。

此次的茅台镇之行,鼻孔里吸入的是酒香,汗水里排出的是琼浆玉液,似乎成了变性人,仿如鲁迅先生有篇文章说的,蠢笨如牛的工人流的是臭汗,弱不禁风的小姐流的是香汗。一个叫茅台镇的地方,既不但有美酒,还有美食和美景,当然也不乏美女,真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