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心听散文】——山坡上的小学校(外三篇)

2020-01-05    来源:《永春文艺》2019年12月,总第21期    作者:黄燕珍  浏览次数:632

梦中,我又一次气喘吁吁地跑上小斜坡。

有起床困难症的我,总是在妈妈三番五次地催促下,才不情愿地爬起来,匆匆洗漱之后,三口两口喝掉一碗稀饭,再抓起书包向学校一路狂奔。

山区的路,弯道和斜坡无所不在。从家里出门,走过一小段弯弯绕的村道,向右拐进大公路,公路绕了三个弯,来到一处坡底,上了坡,我就得与公路分道扬镳啰,公路向右我向左。穿过公路站在岔路口,还得想想该往哪边走。往右要经过那排茶厂的厂房,茶香四溢,让人神清气爽,再走过那段短短的跑道,就能直达第二排教室。往左是村道,没走几步就有一个向左的岔路口,那是通向中学的路,再下个小坡,往左是小学的办公室和两间教室,往右经过那几棵樟树、桉树、相思树和木荷形成的稀疏的林荫道,就能直达第三和第四排教室。学校依山而建,从高到低有四排土坯房,每排三间教室。再下去就是一排排的梯田,顺着平缓的小山坡一直延伸到溪边。

在每个快迟到的早晨,我都会本能地选择往右边跑。我无心去闻茶厂飘出来的茶香,有时在跑道那边还得避开在热火朝天训练的村里的民兵们。当然,平时若是时间允许,我就会放慢脚步,看邻居家的大姐姐卧倒、匍匐前进、瞄准,满满的羡慕与崇拜。

那时民风淳朴,学校里的老师好多是本村人,村口路头碰到,家长们总会交代,我家那熊孩子要是调皮,老师您就狠狠地教训他,不雕不成材,该打就打!低年级的孩子上学时,邻居的大孩子会帮忙带去学校,放学的时候,大家乖乖地排成一队,沿着公路一路走一路散开。

遇到农忙季节,我们就得带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学。我们在教室里上课,他们就在教室外边自己玩耍。犹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候,同学们围着我的弟弟妹妹,逗他俩玩。两个同学跟妹妹玩荡秋千,一个抓头一个抓脚,结果因为力气太小抓不住,妹妹被摔在地上哇哇大哭。

课间时间,操场上满是欢声笑语,女孩子们跳绳、跳格子、玩橡皮筋,男孩子则满操场追逐玩闹。木荷果实掉落的时候,一大群人就趴在树底下找,然后拿芒萁骨穿过中心,就可以做成很好的陀螺,然后比赛谁转得久一些。

岔路口旁边,有老伯在卖煎馃,一角钱一个。每次经过,只能偷偷地咽下口水。若是那位卖锥栗的叔叔来了,一分钱一茶杯的锥栗,还是可以解解馋的……

光阴无情,转眼之间我离开小学已有三十多年了。虽然很少再到那个小山坡上寻梦,却也断断续续地从父老乡亲口中了解到学校的一切。知道后来土坯房翻新,变成了漂亮的教学楼,再后来小学停办了,小山坡上只有牛羊偶而经过,寂寥了好久。近日,又听闻小学所在的地方正在建设新的幼儿园。用不了多久,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就会再次回荡在这小山坡上。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其实,我怀念的只不过是逝去的那段似水流年。时光不可重来,我也并不希望重来!毕竟贫寒的日子并不诗意。时代在进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的孩子比我们更幸福!

小山坡依然在岁月的风烟里静立,却在不经意间,时时让我们驻足,回望过去,珍惜现在,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重教兴学忆仲昆

那时,外婆家是我少年时代的眷恋所在。但是,年少无知的我,无数次地打龙光堂的大厅走过,却总是对挂在厅上的遗像敬而远之,从不曾想着去了解先人的生前种种。

像框里那位丰神俊朗的郑振中先生,是母亲的爷爷,早年肄业于厦门大学,后来远赴南洋,在那边奋斗直至去世。母亲不曾见过,我更不曾。然而他的胞弟郑振经先生,母亲口中的“老三叔”,我却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见过一面,因而对他老人家的事迹反而更早知晓。

作为永春四中的前身力行中学的筹备委员会的一员,振经先生与刘澄清、黄河书等人不遗余力地为中学的创办四处奔走,居功至伟。在那次回乡之后,他更是不顾年迈体衰,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修桥造路建祖宇,并受聘为永春四中校董会董事长,先后发动捐资数十万元,修建校舍,成立奖学奖教基金,继续为永春的教育发挥余热。

然而对于振中先生,我依然所知甚少。

直到近些年,我无意中在《桃源乡讯》上看到一则关于振中先生与马来西亚新文龙中学的报道,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位新文龙中学的校父,居然就是我那位未曾谋面的外曾祖父。惭愧之下,也就有意识地去搜寻一些有关他的资料。

振中先生的父亲是马来西亚龙引地区的开埠人之一。我不知道他为何会抛弃厦门大学的学业南渡,去协助父亲的垦植事业。但是,当他因兴趣关系,到当地学校任教之后,便决心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1946年,他致力于将育群、晨光、育才、育华等四校合并为龙引中华小学,历任董事会主席;1951年马来西亚新加兰、文律、龙引三区的华校统办,成立新文龙中华中学,他又被推举为董事长,后被尊为“校父”。为了华文学校的发展,他呕心沥血,先是为筹集学校资金而弃教从商,后又将自己私人申请的电力供应许可证,交由龙引中华公会经营,所有盈利,全部移作教育经费。

在日寇南侵期间,因他曾尽力筹集资金帮助国内抗战而被日寇拘禁,幸得大家多方营救,方免于难。

振中先生虽一生生活在海外,然而对家乡的公益事业,仍是十分热心,他主持修建仙溪大桥,集资重建龙山学校,修缮仙溪小学教室,种种善行,为家乡人所敬仰。

而令我最感动的是,他们兄弟俩在教育事业上的互相扶持。

在力行中学成立之初,振中先生拨忙回国,在力行中学举办湖洋乡“振中杯”篮球赛,支持弟弟;而当振中先生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之后,振经先生也放下手中的事业,义不容辞地接过哥哥肩上的重担,接任新文龙中学的董事长一职。

也许你会认为他们能够尽一生之力来办教育,一定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振中先生辞世之时,家中仍欠款近两万元;而振经先生,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小姨对我讲过的她的亲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姨陪着外公去马来西亚探亲时,看到他老人家家中盛饭用的,仍是粗瓷大海碗,那时国内改革开放已初有成效,农村的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大海碗,在国内早已被淘汰多时,然而振经先生却习以为常。

他们仲昆为振兴华文教育,延续中华文化,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看两不厌,唯有此青山

 (获泉州市“‘亲历·见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佳作奖)       

小时候,最爱听邻居阿伯讲古,说到以前我们角落的后山林茂草深,有一次老虎还跑到某一座房子后面来,绘声绘色的,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当时我举目四望,只见周围的山都已被开垦成农地,种得最多的是木薯,这种多淀粉的植物可真是耐旱,在石砾地上顽强地生长着,然而也正因如此,它们的叶子稀稀疏疏的,远远望去真的看不到什么绿意。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把眼前的光秃秃的石砾山同故事里的那一片青山联系起来。

青山在哪里呢?我看不到。然而每次大雨之后,总有放木排的工人活跃在那条小溪上,从一排排顺流而下的木排中,我才知道远处还有许多郁郁葱葱的青山。木排在村边稍作停留时,村里人就会拿着斧头或是砍刀,争先恐后地赶到溪边,从杉木排上削下许多树皮,晒干了当做燃料。毕竟周围的山都光秃秃的,烧的柴草都得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才能打一担回来,能够近水楼台取得这么多燃料,大伙儿怎能不开心呢?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种植业方兴未艾,到处种满了芦柑和茶叶,山上也渐渐有了些许绿意。芦柑进入盛产期后,放眼望去,满山绿意盎然,触目皆青,让人心旷神怡。金秋时节,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把家乡的山装扮得光彩夺目。然而有些陡坡地段,水土保持能力还是很弱,印象里一到台风天,父亲就不得不整日守在柑园里,砌那些永远都在垮塌的园壁。经济得到了发展,村里的新房子也渐渐多了起来。溪里不再有木排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经常穿村而过的大货车,日夜不停地在那条大公路上穿梭,运木材,也运煤。大伙儿不再上山打柴草了,先是烧煤,然后是石油液化气,最后用上了电器。厨房的革命也给了青山休养生息的机会,更多的枯枝落叶可以堆积在山上,给山地增加养分。

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原来的芦柑园被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慢慢地变成了针叶林、阔叶林……山上的绿意越来越浓,水土流失减少了,空气越来越清新。生态环境变好了,原来已许久不曾听闻的好多动物都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山雉啦,松鼠啦,野猪啦,甚至经常听到某条山沟里有大蟒蛇出没的消息。虽然还未达到以前老虎出没的茂密程度,但是如今一眼望去,乡村周围到处都是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青山在远方呼唤着你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谁不希望放松一下自己呢?血液里祖先留下的对青山的依恋,让我们时不时想要去亲近一下自然,“相看两不厌,唯有此青山!”如今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家乡的青山绿水正在一步步地变成金山银山!

最美的休止符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立秋时节!

从小暑到立秋,近一个月的时间,农人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得团团转,刚把稻子抢收起来,又要赶在立秋前把晚稻种下去。

然后,在立秋的那一天,四季的乐章突然在这儿划上了一个休止符,一切繁忙的景象戛然而止。田野里,没有了穿梭的人群,晚归的老牛,金黄色的稻浪也已被嫩绿的秧苗所取代,燥热的暑气似乎也随之消失,显得如此安宁与静谧!

我曾问过父亲,秧苗为什么一定要赶在立秋前插下呢?难道就不能拖个一天两天的?父亲的原话我已忘了,大意是万物应时而生,应节而长,节后的稻子收成不好。我将信将疑,并不放在心上。

然而之后有一年,因为天气的原因,许多人家的秧苗都长得不尽人意。我们家也是,有一片稻田已灌满了水,就等着秧苗来驻扎,等到费尽心思讨来秧苗时,已是立秋后一天了,父亲说算了,还是改种地瓜吧,母亲说,既然有秧苗,还是试试吧,也许有用!于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这些秧苗栽了下去。晚稻收成的时候,我分外关注这片田,结果并没有奇迹出现,打下来的谷子里头,秕谷特别多。我这才叹服劳动人民积累千年留存下来的农耕智慧。

不过立秋这个休止符划得可真好,不但小孩子喜欢,大人也松了一口气,经过近一个月的抢收抢种,大人小孩都疲惫不堪,刚好有这么一个节气让大家放松一下,实在开心不已。家家户户都在这天忙着“补秋”,母亲则称之为“洗脚肚”。有鸡鸭的人家忙着杀鸡杀鸭,没有的也得买点猪肉什么的开开荤,母亲最常做的是买一挂小肠回来,加上过饥草炖一大锅的汤,配上炒米粉或是蒸上几锅馒头,一夏的辛劳,都在这扑鼻的香气中消散殆尽。

在转过夏与秋的这个拐角之后,一切景象似乎也都不太一样了。扑面而来的风不再有那么大的火气,让人一瞬间明白了“金风送爽”的感觉。小溪流不再咆哮前行,而是温婉了许多,大人们一再告诫我们“秋水凉似鬼”,不让我们下水游泳。桌面上的空心菜也在悄然后撤,因为母亲会念叨“秋蕹卡毒饭匙铳(眼镜蛇)”。不久,新鲜的芋头则会与新米蒸出的米糕一同被郑重其事地摆上祭祖的供桌,让祖先也能享用一下劳动的果实。

热火朝天的节奏突然舒缓下来,乡村的悠闲时光开启了!这有张有弛的人生乐章,叫人分外着迷!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