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文史春秋】追叙缠足操行倩影

2019-01-04    来源:《永春文艺》2018年    作者:郭智开  浏览次数:1010
 

   

在中国四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其中一些风俗习惯,如缠足这种习俗在中国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它确实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奇异风俗。

今天,缠足是一种已经消亡了的奇俗。然而在旧中国,缠足却是女子成家的重要条件,在民众思想中已根深蒂固。缠足是将发育期幼女(个别男童)的趾骨弯曲进脚掌的一种“手术”,这种奇特的风俗能够持续数世纪,实在是具有非同寻常的魔力。

 

缠足起源

有关缠足的起源,有唐末说、五代说、北宋说等等,众说纷纭。但,可以作为论据的,有宋末张邦基撰写的《墨庄漫录》和元末明初的陶宗仪撰写的《辍耕录》。前者认为缠足始于五代南唐的李后主(961~975年在位)时期。而倪树春编著的《中国人物之最·第一个裹足的妇女》也说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宠妃——yǎo)娘。以此,上述的后者,恕笔者在此暂不当论了。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皇帝和多愁善感的词人。有一次,李煜来到金陵城南繁华热闹的秦淮河畔,忽听到有人唱的正是他写的《望江南》。李煜径向歌声来源寻去,方知唱歌人是江边一所妓院里的歌妓,她的名字叫娘。

娘原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女儿,只因家世破败,不幸潦倒风尘,沦为歌妓。但她姿色艳丽,品貌端庄,多才多艺,使李煜一见顿生爱慕之心。第二天,他就派人将娘接入宫中纳为妾。娘则感激李煜搭救她脱离苦海,随时留心寻找机会报答李煜的知遇之恩。

一天,他们二人来到御花园游玩,李煜凭栏眺望满塘盛开荷花,指着荷塘对娘说,要是人的脚能长得象红菱那样在莲花上舞蹈,那该有多美啊!回宫后,娘勾起一片知恩图报心思,咬着牙,忍着疼痛,用白绫紧裹双足,天天如此。最后,他的脚终于扭曲变了形,脚趾除大拇趾以外,其余四趾都弯曲在脚掌之下,果真成了“红菱”的模样,使李煜喜形于色。

虽然她的缠足,似乎纯粹出于爱的动机。而为后来,封建统治者利用缠足去残害广大妇女(个别男性)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缠足被扭曲的贞操观念

形容缠足的词有“金莲”(略为“莲”)、“新月”、“弓足”、“春笋”,其中“新月”是缠足产生的导火线。娘身材纤细,善于歌舞。在李煜命人建成无比奢华的金莲台之后,她以绢缠足,并弯曲成新月的样子。娘穿着素袜舞于莲中,婆娑回旋,仿佛有凌云之态。一般认为,中国女性那种端庄从容的仪态,也是始于五代南唐主李煜的时期。

一、打造“女性”

宋太祖一扫迄前朝为止束缚君主手脚的贵族,用科举为官僚的去势化掀起波澜。据说他曾说过“连一本书都不能读的人,怎么可以做大臣”。由宋太祖推行彻底的文治主义,通过改革科举,向全国人民敞开科举门户,知识分子不断产生,男性统治的王朝从此诞生了。

这时,发生了对女性来说极不幸的事态。由于金(1115~1234年)的入侵,宋朝被迫迁徙到长江以南。进入南宋时代后,“非常时期”的意识开始增强,女性的贞节也就开始受到了重视。

《明会典》记载,民间寡妇如果不到30岁丧夫,其后能一直恪守贞节,到了50岁还不改贞节的话,其一族就可以得到表,并免除力役。因此如有家族出了寡妇,是不会让她们不守贞节的。

为参考起见,查阅《缠足史话》了解“二十四史”所记载,可见明代烈女人数明显增加。下边是除皇后、公主以外的烈女人数:《前汉书》1名,《后汉书》21名,《晋书》40名,《梁书》1名,《南史》16名,《魏书》18名,《北史》35名,《隋书》16名,《新唐书》54名,《旧唐书》29名,《五代史》1名,《宋史》55名,《辽史》5名,《金史》24名,《元史》187名,《明史》380名。接下来,笔者就补充清代《永春州志》的永春州相关的贞烈。宋:张氏女史纬作林老女,元:王珠娘通判胄之烈女,明:盛氏颜晁荣妻、王菊娘郑驯妻、林氏名伯娘许尤文炷、黄氏适许朝槐、陈氏名真娘嫁方其振、杨氏黄维稹妻、刘四娘许林永弘、李氏适颜尚昆,清:吕氏名照容吕兆熊女孙、周氏张赓卿妻、郑氏高林妻、林氏适李恒观、郑氏女许聘林倜、郭氏王士瑜妻、周氏吴历妻。以上,各贞烈都有她们的悲惨故事,基于考虑编幅,恕不一一阐述。

二、持操行观念为己任

宋代强制的贞操观念,将性欲变为禁欲,证明了这种所谓的贞操观略带病态。在这种观念要求下,寡妇当然是要抑制性欲。不过,清代《菽园赘谈》却记载寡妇会有“接脚夫”这种非常方便的“后夫”。这种传统也是从宋代开始的,寡妇们还是能够找到让自己快乐的办法的。

但是,俞正燮又有以“古”礼为依据对贞女进行正面批判,是非常出色的战术。俞还痛斥道,贞女不过是为了满足男性的虚荣心,达到他们免除劳役的残酷道具。为此,他曾赋诗一首表达愤怒的情怀:“族人欢笑女儿死,请旌借以传姓氏。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返魂。”这虽然是令人感到痛快的言论,但是当时缠足陋习已经到了病入膏盲的地步,这些批判丝毫改变不了它的持续。

虽然清康熙帝即位后即止缠足,最后在康熙七年废除了禁令,民间又公开缠足了,整个社会进入了缠足狂的时代。但到了清代末期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年间,西太后慈禧作为一个女人给男性一方有力的一击。与此同时,剥夺人性,将人家畜化的宦官、缠足等陋习,终于出现裂痕,开始土崩瓦解了。旋在义和团运动中逃到西安避难的她之第二年,西太后开始实施两年前被镇压了的康有为“戊戌变法”的改革提案,在允许满汉通婚、实行官员考核末位淘汰的同时,发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禁止缠足令。于是,缠足这个非人道的、象征着贞节的奇异风俗,终于在法律上画上了休止符。

但是在清代,贞节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甚至带有了一种宗教色彩。丈夫死了,未婚夫死了,或者哪怕仅仅被别的男人触碰过,女性就不得不以死殉夫表白贞节,女性的地位已经完全屈从于男性了。

三、操行观念自持能量

进入民国后,缠足风俗仍不见衰退。然而在当时,没有缠足的女孩根本(或很难)嫁不出去。所以,汉民族自己的习俗缠足,并且与闺房技巧有密切关系,颇为敏感。固然,还有很多女性们依然每天迈着小脚摇晃晃地走人生每一刻,写出自己一副怀旧的贞操风貌。笔者藉此,列举一例真人真事,以一当十使人昭昭:

昔时称仙乡这个地方,郭氏有位人逢之皆称“旭”或称“先生妈”,这位为众口称之为里中女能人,笔者认为一点不为过。她出生于今属永春达埔新溪村的一大户人家,生父叫“子聪明”,实为陈氏,名叫聪明。“子”古时男子的美称或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也指师长。因陈聪明历为十乡百里名人,故世人称之“子”某某。这女能人名叫“时”,她从小师从父,学好了父亲一手好艺,能为人做好事,特别是在救死扶伤、接生方面,芳誉十里,堪称无双俦。她嫁到仙乡郭氏家,生下一女一男,二十多岁夫故,以子女相依为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她是一名优秀的接生员,当时社会医疗条件还不如今之优越,孕妇临娠个例难产,她能伸双手指(食、中)能帮产妇助开“骨门”助产,多为保了母婴平安;平时,她精湛医术,能帮病人解除腹痛、中风、抽搐(惊厥、痉挛等)等“行针”术。她有轻功术,晚上出诊接生,她一手拐杖,一手提灯笼,携带“诊包”,缠足穿着弓鞋,一般人还赶不上她那样快,特别值得一提是在改革开放后,她家饲养乳牛,不管阴晴风雨天,多在泥泞水田埂上出入赶牛,牛赶上路了,还用手上拐杖,甩了一捆柴枝,不落后牛步,一路摇摇晃晃到家。虽是裹脚还能走水田泥埂,若不是有轻功,哪有……?她生父可以说是堂堂皇皇巫术家,她也学到巫术的三两手。在“文革”时,破除迷信,丧家请不到法师“收乌”,可她也可以做此行当,用排山倒海气势,起尸入殓。还有一手,更为灵验是化骨术等,帮患者解忧……略举不胜,恕谅。这位好人,享年82,如果健生到今已是104岁了。

呜呼!乌云密布,蔽遮宝婺之光,望南山之妃竹,泪迹斑斑,叫郊野之杜鹃,哀音切切。仙鹤腾空而逝,鹤影茫茫,遥观幡象,追悲操行倩影。旭长习农桑,十七岁于归仙乡郭氏之家,廿余龄镜破琴亡,形单影只。转念上有翁姑年迈,下有儿女稚龄,抚孤奚藉,苦为残命妇,弓鞋朝朝湿显,痛作未亡人。痛哉!孺人善行卓著,福寿全归。仪型百代长昭,灵魂九泉可慰矣。此当,笔者寄以歆动。

 

缠足的解放

有观点认为不缠足运动——即反对缠足运动是受到了太平天国的影响。基于基督教自由平等的思想,的确打出了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缠足、禁止娼妓买卖、禁止蓄妾的口号,主张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不缠足运动会的建立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它与兴女学运动结合在一起,为女子教育改革运动的急先锋。经过挫折反复,民国20年以后,缠足禁令终于奏效,缠足的人反而成于落伍者。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开始放足。总之,臭名昭著的缠足陋习于是这样开始土崩瓦解了。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