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文史春秋】回梦古堡

2020-01-12    来源:《永春文艺》2019年第12期 总第21期    作者:陈谷先  浏览次数:703
 

湖城村位于湖洋镇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历来都是湖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湖洋最大的街道—丁字街(湖城街)在本村城东南。是历来的商贸集散地。

湖城因有古城而得名。旧时也称“汪城”(说是汪姓居民所建),又叫“湖阳堡”。

我这个人最喜欢猎奇,诸如听说城内有人在旧城墙遗址上建房挖地基时,挖掘到一个石塔的塔尖,而这个正是魁星塔的塔尖,如果没有挖到这个塔尖,那么魁星塔尖遗失之谜或许没法得到解释。

这样一来,使我解决了一个先有城还是先有塔的问题。

我是湖城人,对古老的城墙情有独钟,从小时候在城墙上奔跑到现在看到残墙断壁而叹息,情怀依旧。看着那用大石垒砌的城堡,联想翩翩,依稀看到人们每到晚上关起城门,安然入睡,有时仿佛看到流寇来犯,人们在城墙上英勇护城的激烈场面,甚至会想到很多外国关于古堡的神秘探险故事。我相信,我们的古堡一定会有很多故事。我时常带着遐想进入梦乡,似乎有人为我讲述古堡的故事。

这里原是一片荒芜,居民辛勤劳作,生活简朴有序。没想到平静的生活不长久,外匪时常来抢劫,居民损失严重。这里居住的是以汪姓和欧阳、曹、狄等姓氏为主的居民,人丁几百。密集的地方没有耕地,他们每天从便桥或划着木排,渡过溪流到对岸那片肥沃的土地耕耘。由于外敌骚乱,欧阳头人召集各姓主要头人,研究对策。决定建造城堡,防御外侵。

刚好,有浙江余杭县的造城师傅入闽,他们遂派人恭请。在造城师傅的指挥下,全部居民倾巢而出,外雇数百民工,开始垒石造城。历时三年多,围城竣工。城墙用大石砌成,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并供奉守门神:东门(观音亭,在今湖洋卫生院前面。)供奉观音佛祖;西门(洞公宫)供奉库司大王;南门(南门庙)供奉苏王公;北门(关帝庙)供奉关公。建成城堡蔚为壮观。自此,居民白天过溪种地,晚上回城,过着安稳的日子。

有时候,有外地人到耕种的田地抢收谷物,人们被迫逃上山,深山密林确是临时避难的处所。于是,人们把这片肥沃的土地叫“留后”,意思是留有后路的地方。

城堡范围内称城内,史上曾有瓮城、湖阳城、湖阳堡、汪城、汪城内等别称。

城堡四城门的守护神各司其职,在不同时期流传佳话。

观音亭 建于城东(东门),原址在今卫生院大门左斜约30,面向墟埕。庙亭单间,土木结构,整洁明净。塑像两边墙上由书法家黄枝春分别书写的“龙飞”、“凤舞”四个刚健形象的大字。观音佛祖庇佑城东一带居民安康乐业。墟埕市场一派繁荣。

洞公宫 库司大王(坐镇西门),掌管民间财源,确保居民安居乐业。“管辖”的小角落包括顶路、楼脚、后架、万全(承志堂)。

南门庙 俗称南门宫,供奉苏十万(俗称苏王公)。

二进土木结构,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

乾隆年间均有修缮。苏十万,原名一侯,

字万仁,号留义。宋未元初德化县善均里

(今雷锋乡长基村石城)人。他善于骑射,

武艺超人。他一生忠肝义胆,关心穷困乡

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迫近临安,朝廷危在旦夕,下诏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十万变卖家产充作军饷,募集义兵,以境内的罗城寨天平城为据点,屯兵积粮,又以邑南的肖田、蔡径和城郊的唐寨、涂坂宫、相安院为大本营。苏十万集上万精兵救援,在路上,听说临安失陷了,张世杰、文天祥扶幼主赵、赵退到温州,十万赶赴温州接驾入闽,共扶赵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十万受封为殿前都指挥使,匡扶宋室。闽失陷后转入广东,昰昺二帝相继殉难后,十万不屈,突围返回德化,在七台山的彰武寨和天马山的岭头寨再聚义兵,利用山区丛林茂竹复杂地形层层设防,用“竹林弓、蓬丛箭”的伏击战术继续抗击元军。后因兵穷无援,于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在七台山水府雷鼓潭被围,混战阵亡。苏王公保境有方,抵制外侵、惩治邪恶,保境爱民佳话频传。庙宇内,供奉苏王公以外、还有皇后娘娘、金氏夫人、陈黄祖师。很引人注目的是塑造一匹大白马,有“马军爷”看管。

2000年批准为第二批县级保护单位。

关帝庙 俗称关公楼,供奉关公。

此庙建筑风格比较特别,是依城墙而建。

城墙顶端人行道可以从左右两个偏门穿

过。城门(北门)正对面是留后,

因此对于观察对面有很大作用。

城堡成为保护一方安宁的重要防御工事。到明朝,倭寇入侵,黄光甫进行加固重修并设置城垛。城高 3  ,顶宽 2.6

由于年久失修,几经损毁。2010年,由热心乡民发起集资重建北门关帝庙,庙内供奉关帝爷、关平、周仓等神像。201171日(农历六月初一日)举行关帝庙落成暨神像开光典礼。

除了四个城门,还有几座古厝只得回顾。

万全厝:湖城村号称“万全厝”的有6座:留后的凤锦堂、得锦堂、种翰堂及拱福堂(虎硿厝)。城内有2座:承志堂、种德堂(岭脚厝。

“承志堂”(万全厝) 黄氏七世祖宗赐、宗宝兄弟,

建了“承志堂”后,觉得面前逼近,视野不远(有眼光

短浅之嫌),想再重建一座房屋。直到十五世初章公看中

在顶大埕和下大埕之间这块地。可是这地是顶大埕地盘

范围。(当时顶大埕厝地段东从东岭头,西到城墙后,北

到娘子山下)。经与商量,初章割爱将三子出嗣,换取基地,建了“种德堂”。并划定东西界限,一边与顶大埕(中间隔岭为界),另一边与下大埕(隔东岭头)为界。(当时下大埕的厝地东从后祠,西与顶大埕毗邻)。

种德堂”(万全厝、岭仔脚厝)和“绳湖堂”

(南门外厝)。种德堂基建时,雇佣的管家监工。

南门外也动工兴建一座与种德堂同样的大红砖厝

“绳湖堂”。

“榕堂”(楼脚厝) 清康熙年间建。此厝后

面原是一幢美丽的绣楼。“榕櫅堂”建在楼下故称

楼脚厝。榕櫅堂为十三世用周建造。据族谱记载,

用周“资质英锐,果敢有为,平生不畏强御……”

是一个有骨气而风趣的人。据传原来的地基是城外

溪埔,黄用周将围城的西门偷向外移十米,

然后在此建屋。因私自拆迁城墙有罪,黄母巧用杯、

碗等容器催种麦苗,将其置于城门。对面巡官前来

(隔城门溪)视察,即禀报城墙是很早筑就,已是

荒草遍地,并非新近拆迁。因而无罪。用周晚年过着“逍遥于堡西别墅,仰看苍梧,俯瞰游鱼,课子孙诵读。”的闲暇生活。因为建屋拆迁城墙,所以西城门顶只用石板铺盖。(非石拱)。城门至今保存完好。

下大埕”(下大埕厝)刘氏二世祖竹居公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刘氏二世祖宇。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于2008年春刘氏二世宗亲及旅外桥亲集资进行大修。修葺后焕然一新。整体木结构建筑。湖洋刘氏始祖逊字荣庸,是南宋爱国将领吴王刘锜第十二代孙,自明宣德己酉年(1429年)从安溪徙居锦绣桃源里巷头(今桃源村),迄今已576年,繁衍24代(海外内约五万余人,仅湖洋1.4万人左右)。

思敬堂(水门大厝)黄氏七世祖建,

抗倭英雄黄光甫住居。建筑风格独特,

大门不是安放正中,而是放在右侧。

东泉祠(后祠、义士祠。)为纪念

“义勇将军”黄光甫而建立,又称为“义士祠”。

又因为祠堂建于南门庙的后面,也称为

“后祠”,因黄光甫,号东泉故称“东泉

祠”。 黄光甫,名一雀,字光甫,号东泉;

因同宗八世的十八个兄弟中,他排行十三,

故后世习惯称作“十三公”。十三公好义果

敢,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骁勇善战。嘉靖辛酉年(1561年),十三公与从兄天相组织发动乡民修建城堡。壬戍(1562年)春,城堡刚修建好,贼寇就来了,亲率乡勇与倭拼斗,于三月二十六日,亲杀贼首八级,贼众大败,退屯十余里。次日,十三公带七子(尤是次子楠,精通武略,善使铁钯,臂力过人,铙勇无比,从父杀贼,始终跟随左右)及三百乡勇,潜蹑其后,一场鏖战,斩杀贼首五十余级。贼寇大败亏输,惊遁而去。保卫了乡境。20009月经永春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乡的桥

湖洋是我的家乡,一看她的名字就知道和水息息相关。

母亲河湖洋溪穿流在乡村中间,支流交错分布,就像母亲把“乳汁”送到各个村落。

湖洋溪发源于德化县境内,由双坑入湖洋,全长(包括在德化部分)32.1公里,主要有三条支流:

 锦溪 源于德化县境内上峰、冷水坑,全长9.5公里。在清白大

桥下流入湖洋溪。

 介福溪 又名仙溪,源于介福乡龙津村,全长16.5公里。流至

龙山入湖洋溪。

外山溪 又名墘溪,源于白云、石厝,全长16.7公里。流经外山,有福溪、草洋坑诸水来会,经碧卿林场至外碧流入湖洋溪。

家乡的水系分布复杂,导致桥梁颇多。全镇大小桥梁有35座。

湖洋最早建筑的桥是仙溪桥。清光绪12年建造为木桥。1937年改水泥钢筋结构称“登瀛桥”,2003年拓宽翻建为水泥钢筋结构的仙溪桥。

除此以外,解放前,家乡的桥都是木桥。在溪底打桩,架作好“H”形“桥脚”,再用几根杉木并串成板块,然后根据溪流跨度,把“桥板”铺设而过。如留后桥有桥脚8座,桥板9板,(一边4板,一边5板),每板长约6。铺设后把桥板用铁链栓连,如遇洪水,桥脚冲毁,桥板仍可保住。这样的桥不是笔直通行,桥板的头尾是并靠的,因此过桥不能一直走,一板桥走完要换另一板桥走。在天黑时过桥要特别小心。有人在夜里过桥,看不清楚桥板尽头,结果掉进溪里。也有酒鬼过桥没有及时换走桥板而掉进溪里的。通常这种现象都叫做“化双板”,意思是鬼魂迷住你的眼睛,一板桥变成两板,当然是迷信的说法。

以前河床较宽的溪桥段是苏庄溪、中秋埔、留后溪、蓬莱溪等。这些溪段都是多板桥。比较坚固的木桥是蓬莱桥和留后桥,洪水来袭,如果这两座桥保不住,其他的桥更不用说。比如桃美—美莲桥,桥脚低矮,通常用叉脚支撑桥面,人走在上面会晃动,有人害怕,要爬着过桥。

     苏庄溪河床宽,架设桥脚不易,早期用小舟(渡船)搭载过河。后来有了变化,溪水不那么大,一般是旱地(溪埔)部分用大石为桩(俗称石柱),到水流湍急才用桥板,遇到雨季,石柱不能走,就改用小舟。

以前,整条溪流没有牢固的大坝,每年雨季,洪水汹涌澎湃,整条溪流的木板桥全被冲毁,无一幸免。人们眼巴巴看着这种“通溪洗”的场面,只有摇头叹气!等到洪水发威过后,重新建造桥脚,增补桥板。要重新造桥并不那么容易,至少要好几天时间才能重新建好。因为每次重新建桥都要费人力物力,有的宗族或角落,设有“桥田”,即留几坵(几亩)田地,收成作为重建桥梁的经费。

以前家无余粮,柴火油盐要每天上街采买。没有桥梁的日子,算苦垅最难过。人们就像被困孤岛。村民要上街,只好等到大水稍退,可以撑渡木排才能过溪。因此,有一句俗语说“七月半水饿死苦垅鬼”(没有桥梁,交通断绝,七月半鬼节,不能上街买东西,连鬼魂都要饿死)。

现代人没有经历过那时的艰难,怎样也体会不出当时的难处。有一次,我正在四中读书,出大水时苏庄桥流掉过不了溪,从清白(湖坵)小桥过去,本想绕过苦垅几个山岗,从留后桥或蓬莱桥回家,等我翻过“娘仔山”来到留后时,桥被大水冲走,听说蓬莱桥也冲走了。我戴个斗笠,全身湿透。幸好有个阿姨认识我母亲,收留我,用她的衣裤给我换。

50年代永仙公路开通,苏庄桥建造。桥脚、桥板全是木料,最大载重限量10吨。直至1965年,改建成水泥钢筋结构,称“湖洋桥”,公路桥解决了主要交通问题,但是其他桥梁还是没有建好。

19615月下旬,暴雨连天,湖洋溪木桥被洪水冲走。锦凤村锦龙角落(苦垅)的5位女同学要到湖洋中心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划木排过河时,中途被急流打翻,5位同学连同一位划木排的小青年全部落水。3位女同学和一位小青年遇难。他们是:刘财稳之子刘永生(20岁左右),黄桃之女刘木庆,刘金炎之女刘淑环,刘进圳之女刘淑琼(时年13虚岁)。事发现场,撑渡青年刘永生的弟弟刘永仁(水性很好)急忙跳入汹涌激流要救他哥哥刘永生,结果救起刘玉坤之女刘爱根(唯一生还者)。洪水如同猛兽,一下子吞噬4条无辜生命。同一个角落,失去亲人的家庭悲痛欲绝,哭声震天动地。

痛心疾首的灾难,激起人们造桥的决心。

1975年湖城石拱桥竣工,开创了乡村建造石拱桥的先例。雁塔桥(1977)、龙山桥(1978)、蓬莱桥(1981)、锦凤(龙凤桥1985)、龙山桥(1985)、溪西(堤边桥1985)、美莲(美林桥1985)、溪东(双溪口桥1986)、龙山(梁津桥1986)等石拱桥或钢混中大桥相继建成。各村(角落)间的小桥也在90年代全部建成。

至此,家乡告别有溪无桥的时代。

去年,湖洋大桥重新改道重建,加上高速路口的设置,湖洋镇各村的路和桥畅通无阻。再也不受路难走、河难过的困惑。如今,所有在外谋生的乡亲,随时可以把小车开到自家门口。

湖洋的大桥小桥是通往富裕康乐的幸福桥。

讲完城堡,

墟埕 城堡建成以后,居民相对集中,社会活动相继活跃。最突出的是在城东一片开阔地形成一处民间贸易市场—墟埕。这里本来是附近居民赶圩的地方,后来“生意人”纷纷各自在这里设置店面开市买卖。说是贸易市场,其实是家庭店铺,也没有形成“街道”。从仙游挑运来的油盐海味、泉州来的穿戴布料,等都在这里交易。粮食、柴草、瓷器、纸张都是本地生产。时间的推移,墟埕称为相当繁荣的商品集散地。这里有戏台、武术馆(练武庙)、赌场等。这里不单单是瓮城的市场,而是整个湖阳的市场。

讲完城堡,

  街(丁 字 街 )

湖洋古时的民间贸易市场在湖城的墟埕。

民国12年(1923),民团李汉星始建新街。

一式土木结构,2层木板楼。因街道走向呈

“丁”字形,故称丁字街。湖城街、汪城街。

全全长400

天妃宫

    在旧墟埕有一座宫庙叫“天妃宫”,因附近是一片旱田,为了祈求雨水,信众即到莆田请来妈祖坐殿。当初叫“淋沺境”,有雨水充足的意思。

    随着形势变化,民国12年(1923),民团李汉星始建新街时,各家占据的店铺位置后,中间有一堆红土,没人要把店面建在这里,李汉星遂将淋沺境随同迁移,重建淋沺境,改叫“天妃宫”。

有一段时间,有个拳师在这里设馆,当时流传“天妃宫”练武庙。后来咋传为“天妃宫连母卯”(全泡汤,什么都没有)。

【种德堂现代名人】黄玉培,男,汉族,福建永春人,大学文化。19337月出生。1950.年考取华东军事大学。19548月入党,历任解放军通讯八团政治处秘书、运输连指导员、教导员、福州军区通信团政治处主任、福州军区技术侦察大队政委、武警福建总队政治部主任。198412月任武警福建总队政治部主任,19916月退休(师级)。200712月逝世。享年75岁。

从二世起分为巷头派(至九世没嗣裔)、大埕派、白口派。现湖洋刘氏除白口派数百丁外,全是大埕派竹居公派下后裔——大埕派支脉分为桥头房、下大埕房、排尾房、天地人房(天又分支:天元、天亨、天利、天贞;地又分支:地乾、地坤;人又分支:人日、人月、人星、人月房分布广,人丁多)、小宗房、溪尾房、东山房、果垅房等遍布于桃源、清白、锦凤、桃美、美莲、湖城、玉柱等八个村中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