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心听散文】日本见闻(二)(外两篇)

2020-01-11    来源:《永春文艺》2019年第12期 总第21期    作者:蔡金海  浏览次数:633
 

桂花飘香,秋高气爽的季节,又去了趟日本。日本有什么好?你去一趟日本,你就会觉得日本国民敬业、诚信、友善、文明以及社会和谐和现代化。

垃圾分类 规规矩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日本政府规定垃圾分类,国民百姓认真恪守。为了便于执行,各市区指定一家企业专门生产塑料垃圾袋,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然后在各大商场、超市出售。塑料垃圾袋又分成红、绿、蓝三种颜色。并按可燃、不可燃和资源利用三大类作为标志,便于百姓使用。。

家庭生活中的每天厨房产生的垃圾和餐桌上的残羹剩饭、鱼刺禽骨、菜叶茶渣之类,主妇每天打包装成一小袋,存放入可燃类专用的塑料垃圾袋。随时有意识地将纸皮、纸张等纸质的东西也装入可燃垃圾袋;那些碟、碗、洋酒、清酒瓶、酱缸、罐缶等瓷器之类的则存放入不可燃的绿色塑料袋;那些金属类、塑料类诸如啤酒易拉罐、铁锅、铝勺以及矿泉水瓶、塑料膜、包装鲜鱼鲜肉的聚乙稀包装盒等存放入蓝色的资源利用袋内,搁置在家里。

因地制宜,分送垃圾。在日本生活,垃圾是不能随时随地随便丢弃的。日本星期一到星期天是按日月五行来排列的,月代表星期一,水代表星期二,火代表星期三,木代表星期四,金代表星期五,土代表星期六,日代表星期天。然后按区域规定时日分类分送垃圾;如大阪市浪速区1-10丁目(注:丁目相当于街道社区)区域,每星期的水、金分送红色袋的可燃类垃圾,逢火日分送绿色和蓝色的垃圾袋,也就是星期二、星期五分送红色的可燃物垃圾袋,星期三分送不可燃和资源利用的绿色和蓝色垃圾袋。同时,还必须在离家门外固定地点搁置垃圾袋,然后再盖上专设的网袋罩住,防止生活垃圾被野猫和乌鸦遭践叼食。因为,日本有“三多”:野猫多、乌鸦多、鸽子多。

出门在外,不免也会产生垃圾,怎么办?日本人无论大人小孩,出门都有个好习惯,带着背包和手提袋。他们在公共场所、地铁、巴士、商场、街道等都不随便丢弃垃圾,就把擦鼻水、口水的纸巾、纸屑、口香糖渣装入衣袋或包里或手提袋里,带回家里或到便利店、高速服务区里丢弃。可见,日本国民对国家的法令法规有着戒慎奉守之心。

文明行车 彬彬有礼

我有朝夕散步的习惯,清晨微风习习,迎着晨曦,迈步在异国他乡,别有一番情趣。谁都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是生产汽车的大国,可以说家家户户有12台轿车,可人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日本的车子方向盘设置在右边,道路是靠左行驶。城市道路设有红绿灯控的岔路口,驾驶员绝对不会抢冲那红色灯,在可以左转的地方都是避让直行的车辆,遇上斑马线上行人一定停在二米外等候,左右确认,看没有行人方才通过。而在乡村小区的马路,大部分没有灯控管制,尤其是早晨晚上,不管有人无人,有车没车,当驾驶员通过岔路口时,皆小心行驶,遵循“一停二慢三通过”。每个人不管有什么急事,开车都很平稳。车子转弯或出路口,一时停止,左看右看,方才通行。如果你人让车先行,驾驶员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举手或点头示意,以表示礼貌;有的老人除了点头,口里还亲和地说声“对不起”表示谢意。车让人、人让车,互相鞠躬,文明行车,文明礼让。

有一天,清晨散步,看见一日本人从家门口出来退车调头,很是小心翼翼,看见我要通过,便一时停止,微笑示意让你先走。不会认为我的地盘我作主,在我家门口谁也管不了,更不会横行霸道,不管行人。日本人有时礼让,文明的使人佩服和无奈。有一次,我从岔路口行,车子直接过来,我习惯性地停下来要让车先行,可一直等不见车子开走,我低头避开阳光往车内一看,一位中年妇女笑着示意走人,我才恍然大悟,小跑步地通过了马路口,那辆丰田轿车才徐徐而去。又有一次,我逛街从一所私立幼稚园走过,只见一班十来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横穿马路去秋游,两位老师阿姨一前一后,带着他们整齐地站在路边,举起双手,示意一切机动车辆和行人,“我要通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走过了斑马线。从这里可以看见,遵守交通规则是从小做起。

日本有一个叫远山正瑛的治沙圣手来到中国,记者问他:“听说日本人的孩子交通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好,怎么来的?远山回答:日本的孩子环境意识好,是因为他们是看着父亲背影长大的。”这句话,值得深思。

那天,闲着无事,外出郊游。乘坐76路巴士公交车。在下一站,排队等车的人群中有一位残疾人坐着轮椅要搭乘,只见驾驶员马上跳下车,放下过渡板,帮助推上巴士,并把轮椅固定在巴士的优待位置上,然后动作迅速又收起过渡板,麻利地跳上驾驶座;下车时,同样动作,态度温和,服务周到,令人感叹。一路又看见驾驶员几个文明的细节;上车乘客找到位置坐稳(或站稳)了才开车起走;收到乘客的车钱了说声谢谢;看见下车乘客离车一米外才起动行驶;车到每一站都用麦克风报站名,提醒乘客不要错过下车;车提前到站要等候。每个公交站点都有乘车时刻表,当车行驶到一站叫樱川站停下许久,又没看见有人上车,我感到奇怪,问了一位朋友,才知道,该站时刻表945分,刚才943分到站,司机要停车等人。所以,日本人是掐着时间去坐巴士和电车。坐了一趟巴士,感受颇多。

商场超市  整洁和谐

日本是购物天堂,和谐的社会。常见的有三大商场:食品超市、药品超市、电器超市。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开着制冷设备,自动衡温,消费者一进去,十分舒服,人们一逛就是半天。所以,日本人尤其是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逛超市商场。

日本的商品,包装精美,排放整洁,明码标价。诸如食品超市,有蔬菜区、水果区、调味区、海产区、饮料区、禽肉区等。你一走进超市,就有“整洁、干净、安静、舒适”的感觉。日本的许多家庭主妇(妈妈),推着购物车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食品或化妆品,静静地逛它老半天,是习以为常的。

商场有许多好习惯,非常文明。商品标价很清楚,会标明税前和税后的价格。如一袋大米(5公斤)税前1800日元,税后(红色)1944日元(日本消费税8%);水果不是按斤卖的,而是按个卖,一个苹果200日元,一串葡萄680日元;超市的禽肉如牛肉、猪肉,国产的要比进口的贵,将近贵三分之一。如一块500克的国产牛肉为1200日元,而进口的只要800日元。

日本小孩进食品超市,喜欢吃的东西自己拿,但在未结算交钱前是不会哭着闹着或擅自拆开食品的,这是妈妈爸爸从小教育的结果。在商品结算时不管人多人少,都自觉地排队,很有礼貌地按序结账,而在交钱进入计算机,也从来不必数找回的零钱。而且男人的钱包揣在后屁股兜里也不担心被掏,十分安全和放心;贵重的物品忘记了放在公共场所离开也没有人拿,丢了东西也不必着急,是会找回来的。有一次,我儿子和儿媳买了几件优衣裤,正好午间吃饭时间,坐在长条凳上等候进餐,吃了午餐后回到家,结果才发现那袋优衣裤落在餐馆了。第二天,去了那家餐店询问老板,店老板很有礼貌,又很谨慎地反问:什么时候丢了?里面有什么东西呀?东西是放在哪里的?回答正确后才恭敬地把东西拿出来,交到你手上,还很礼貌并鞠躬地说:“欢迎再次光临”。

我们说,理性的成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人会被他人的行为感动,人不会被他人的说教感动,更不应该就有隔雾看花之恨,而摒弃他山进步与文明。

同是灯火,互相映照。让我们携手努力,崇文尚德,谦和礼让,知廉耻、明礼仪、讲卫生、讲文明,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永春。

许港溪的踪迹

                    

每当我回家探望老母亲的时余,散步在美丽乡村——五里街西安许港溪。

小时候就在这里玩过,溪水浅浅,清澈见底,岸边水草随着水流摇曳着,小鱼一群一群地在逐水嬉戏..距离三板石桥一百米处,就是前世传奇的许港码头,当我驻足在青石船模(码头起点建商船模型)边,想不到这是一处著名的陆地海丝码头,她与旧远的五里古街的繁荣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时光荏苒,记得从枣岭通德桥,沿霞凌溪宫仔潭到文济桥(俗称“牛鼻桥”),经溪仔坂溪岸过三板石桥,左折经四角井,上十三阶,经八二三西横路,然后进入明宗巷,这一段的交通是卵石辅成路面的古道。这些不言不语的卵石,居然背负着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些遗迹古道,据说是清乾隆初年,蓬壶人尤锡观为主的尤氏家庭出资修建的,后人记住是“尤百万”的善举。这条默默地承载着多少挑夫、轿夫的官道,如今已经被山草淹没,或改制成机耕路和水泥路,而原来的又黑又光亮的古道卵石,现在是看不到了。我那厝旁的三板石桥也在一九七九年春的一场暴雨中冲走了,也无法见证当年挑夫的足迹,只有留下一丝叹息和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日子虽然非常杳茫,光景却还能在眼前描画得出。早在明清时期,许港,是商船靠岸装卸山海货物交流的行舟码头,也是水陆交易货物的陆地码头。西安,地势较高,集市渐渐西移,山海货物越来越繁荣,吸引了远途的商客。许港码头到五里街明宗巷到十三阶脚到四角井道段,成了山海货物交易的历史见证,还有两边土木建筑和卵石铺路的古道也足见昔日集市的风貌和繁华。

早时,从泉州船运来的食盐、海带、紫菜、鱼脯等海产,从许港卸下,一群小商小贩披星戴月,抢购一空,然后经由飞龙宫边的四角井,过十三阶,进入现在的八二三西横路店铺销售。这条八二三西横路解放前叫“街道”,也就是今天明宗巷到四角井。石路两边满是旅馆和商铺。铺子不外卖些米粉、粿条、米粥、酒饭以及瓷器、烟丝、笋干、茶叶等等。旅馆都是为外地来的商人或挑夫预备的。他们可以在这里商量买卖,结识生意人;也可以在这里消遣时光,苦中作乐,忙里偷闲。这样,迎来了古街的长盛不衰,热闹非凡的景象。

时空轮替,斗转星移。回到少年时代记得,记得从吴厝桥头到丁字街,俗称“街头”。这一段街面非常繁荣。斜岭下煤场边,住着蔡氏的叔经纪孵化鸭子的大户,每年孵化鸭苗10万多只,销往大田、安溪、德化等地,叔祖上也是从晋江青阳来永春经商发达,买店铺定居下来的。新亭路口对面骑楼廊下,梅叔从十三岁就开始随从父亲贩盐,后来设摊卖盐,直到七十年代末,七十多岁了还在排摊卖盐,穿着一身的黑布衫,嚅着没牙的老嘴巴,坐在盐摊边,犹如一尊地藏神兽。万福巷口的“卖金简”,开一间杂货铺,店内山货海产应有尽有。左边店铺排列的是笋干、木耳、香菇、红菇、金纸、纸品之类;右边铺排的是干贝、海蛎干、虾米、巴六鱼脯、紫菜之类;祖上是南安来五里街做生意,买店定居下来的。明宗巷口的“宽叔”开一间专营德化瓷器和介福的“海盆”碗类;巷口的陈孝灶的“猫灶”油条,负有盛名,炸出来的油条又脆又香又便宜。每天凌晨四五点,就有五六个穷人家的孩子替他盘油条,到大街小巷叫卖,每条卖两分,抽二厘,一个早晨下来卖50条,可赚一毛钱。庭巷口对面是一间国营集体单位的菜馆。骑楼下两间店面连在一起,后间打通,可以排设七八块八仙桌。主勺的是翁公的尾叔,他浑身肉敦敦的,满脸油头光亮,夏天赤着上身,胸前挂着一块油渍渍的围巾,肩披着一条擦汗毛巾。每日菜谱均是炒米粉、炒面和肉羹汤。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吃“菜馆”,点了炒米粉和一碗肉羹汤。只见尾叔一双超脱的手,一叉米粉到碟上一抖,又落了几条下来回锅内,让人心头一,等到盛肉羹时也是一抖,肉掉了一片汤锅内,心内又一颤,甚是不甘。但尝到香喷喷的肉味,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小时候读书爱从释子巷(即“华岩室")经过,因为远远可闻到扑鼻的香味。只见香店内端坐着一位蒲氏制香传人蒲祥福的母亲一一乃婶,经管卖着店里各色各样包装精美的"永春香"和金纸鞭炮。据说祖先从清道光时就来永春五里街制香。店铺后间便是闻名遐迩的"蒲玉"香坊,由于香料纯正,产品不仅畅销永春、安溪、南安、大田、德化,曾远销海外东南亚各地。

当时五里街市场—巴刹,名声远扬海内外。上年纪的东南亚老人,回乡省亲也都喜欢到五里街巴刹――丁字街口走一走,她(他)们只有站在丁字街口凭吊,流连一会儿。只见古街巴刹如今变成数间小吃咯摊,叹息世事沧桑。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品味一番乡愁,方才不舍地离去。

当我走在这一条古街道上,它那熟悉的声音和骑楼就在我身边,那是我始终无法忘却的往事,永远记在心底。天地一切各都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春风,带来了一连串的变化。许巷溪,经过一番水域整治和两岸绿化,已成一方美丽乡村供人观摩游赏,还有一座青石砌成的船模,奠定在许港溪岸边,正与百年古街遥遥相望,让人遐想,让人怀念……

古 街 早 味

                  

六十年代,记得读实小三年级那年,有一天轮到我值日打扫教室,放学回来晚一点,从五里街穿过,肚子饿得不行,就走进爷爷的摊位,叫了一声爷爷。我这爷爷,正是古街有名小吃“桃豆仁粥寿”(花生汤)——蔡长寿。他知道我这么晚了,还背着书包,肯定肚子饿了。于是,就叫我坐下,盛了一碗花生汤给我吃。古街许多人都知道“桃豆仁粥”好吃,这远近闻名的小吃,我还是第一次尝到。当时,年龄还小,吃了不觉得什么特别,只作充饥罢了。爷爷当时问我:好吃吗?我说:不饿了。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爷爷十六岁那年,也即1916年民国六年,就娶山尾林厝的盼娘为妻了。当年偕内兄去闯荡南洋,拜师学艺制作“花生汤”。二年后,因思念唐山妻子,就回到五里街,开始经营“花生汤”生意行当。由于刻苦经营,用心钻研,“花生汤”渐渐地在五里街出名吃香。爷爷凭经验眼尖,选仁要采购惠安沙埔地的钮子仁的花生,臭仁少,粒子大小均匀,状如观音脸;每日下午备料,先将花生煮一下,锅底见冒泡水欲开,未开之际捞起,放在箕中,用八棱状的竹筒轻脱皮,注意保护仁状,然后清水洗净,放入陶(八分量),先用急火煮后,再用文火慢炖。柴料最好选荔枝木或杂木燃烧,傍晚后酉时方用粗糠(谷壳)盖住柴火慢慢熬。熬到凌晨34点,起灶搁在灶头。然后才精制糖甘,制作糖甘要文火,白砂糖煮见泡沫,必用粗纸将糖沫抹掉数次,见糖水变金黄色,即为糖甘。然后按比例加入焖好的花生仁再煮开,一钵“香、色、味”齐全的“桃豆仁粥”制成。吃过早餐,装入担中风炉,让“桃豆仁粥”在生炭火煨着,挑着沉重的摊担,迈入五里街开市。小碗5分,大碗1角,香饼5分,面头2分,顾客在早餐或晚点时花7分或1角钱,即享口福,又见爽快。晚上十点许就歇息,卖不完的花生汤从来不再参入新的出卖,即交给我奶奶炖冰糖芋,成为另一道名吃,让家人分享。

我爷连生五朵金花且早夭,祖母作主,从人贩手里买得一个九岁童,成为我爷养子,他就是我的父亲。即是长子,就跟在爷爷身边帮工作“学徒”。每日起早摸黑要挑水、烧火、砍柴、挑粗糠(谷壳),买木炭等粗重活儿。这样,跟爷爷帮工13年,也学会了制作“花生汤”。父亲二十二岁结婚那年,爷爷给父亲分十五斤大米,两块大洋(2块银元),就另起炉灶,分家过日子了。

那时父亲还年青,有的是力气。一切从头开始,还是操起老本行做小吃“花生汤”。挑着“桃豆仁粥”担走街串巷,或下乡周边村庄叫卖,艰难的度过了二个年头。时至1948年冬,国民党96军过境永春五里街摊派捕抓壮丁,我父亲那夜不幸被抓,由于爷爷没钱捐交保释金,便抓往福州马尾准备南逃台湾。当时父亲患病生疽,瘦骨如柴,跟不上行军队伍,便病倒半路,在这生死攸关时刻,一位老大爷见状,拿了两个馒头给父亲。这样,父亲拖着病,一路行乞往南走,足足颠沛跋涉了三个月时间才回到家。躲过一劫后,为了生活,又操起老本行——挑“桃豆仁粥”——花生汤。父亲虽不识字,但人很机灵,从爷爷那儿学得手艺,发扬“花生汤”的口味毫不逊色。但爷爷就是这一碗“花生汤”才是炉火纯青,入口甘甜,酥烂软糯,含即酥化,仁白如美肌,汤醇如粥状,味如果香,喉底生津,其街坊邻居,客爱回头,成为人们早餐、晚点之佳肴。因此,在五里街负有盛名。这古街名吃,爷爷坚持到七十年代初,已经古稀之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仙逝。这一小吃营生行当也即告别历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再也无法品尝到这一古早味了。我父亲是在五八年“公私合营”改制中,丢掉“花生汤担”,到五里街粮站综合厂(豆干厂)当职员,吃“皇粮”了。

父亲个子矮小,剃着鲁迅式的平头,情性耿直,作事雷厉风行。生平有一老习惯,喜欢空腹喝小酒。由于低薪,家口众多,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重负。只有发薪之日,更是神仙醉梦之时。这时,半斤米酒下肚,高兴之余,哼起小曲:“酒是水合,吃了目展三角,醉是醉,总不会掉入厕”。家虽清苦,但总是快乐过日子;粗茶淡饭,自是甘甜。这时,我已成人,便问起闻名小吃“桃豆仁粥”做法。他只对我说二句:“要好吃,就要不怕担工(费时)”,还有一句:“一个人没了什么,也不能没了良心。”我听了只明白几分。

当我出外参加工作,便没有尝到“花生汤”的味道。直到1982年冬天我结婚那年,我父亲为接待亲朋好友,才又露了一手,再次制作了一钵纯正的花生汤,作为喜宴前的点心让亲友分享。我也正儿八经地品尝了一碗祖传的小名吃。尔后,再无口福。

光荫荏苒,岁月沧桑。曾经多子多难的岁月,已经渐渐地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为了生存而肆意挥霍自己青春的苦难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只有懂得呵护和感受前辈生活的时候,才能回忆起那辈人的不易,才能珍惜好现时的幸福状态,我们要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感激岁月。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