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人物春秋】

攻坚克难驱黄龙 振兴柑桔立新功(外一篇)

2021-03-21    来源:《永春文艺》2020年    作者:苏金茂  浏览次数:398

——记永春芦柑专家张生才先进事迹

           

中国闽南泉州有一个县,特具诗情画意般的名称——永春,因“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而得名。永春县是全国著名侨乡,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中国芦柑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这里花艳四季,柑茶飘香,绿意盎然,环境优美,自古以来,美称“桃源”。

永春,地处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加上将近60年不断改善提升的栽培技术,使得永春芦柑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份,享誉世界。“世界芦柑看中国,中国芦柑看永春”,永春芦柑成为永春最富盛名的特产,被誉为“东方佳果”。 早在1991年永春县首届芦柑节举办之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就为永春题词“大力发展永春经济,芦柑远销四海”。200511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春芦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永春芦柑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1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参加全国党校培训班县委书记时,时任永春县委书记的林锦明恰好有机会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谈,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永春芦柑的夸赞:“永春芦柑非常有名,很甜很好吃!”

“吃水不忘挖井人”,伴随硕果累累的还有汗水淋淋,永春芦柑的甜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爱国华侨的赤子情深、科技人员的技术攻关、广大果农的辛勤耕耘、当地企业家的助力发展。张生才就是其中一位四十载守护永春芦柑、栽培上默默耕耘、技术上攻坚克难、与永春芦柑共成长、为永春芦柑做贡献的技术专家。他从一名柑桔场普通员工成长为如今的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场长、中国柑桔学会理事、永春县政协委员、永春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永春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高级农艺师,为永春芦柑产业的崛起、发展和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家庭熏陶结缘柑  初心萌发钟情执着


张生才的老家在永春县苏坑乡洋坪村,其父张清照出生时,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偏僻山村。张清照从小孤苦伶仃,三岁时父亲去世,七岁时母亲离世,从此便一个人到三明市的大田、永安一带流浪。是共产党从苦海里把他救了出来,让他立了业安了家。1957年,张清照19岁就被安排到永春县天马柑桔场当工人。在天马柑桔场,张清照与工人施秀宝幸福结合。19605月,张生才在天马柑桔场出生。可以说,张生才一家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张生才幸福的一家。张生才从小就深深热爱党,他初中时就加入了共青团,被评为县级优秀团员。

父亲张清照在天马柑桔场吃苦耐劳、积极肯干,以辛勤的汗水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他20多岁就成长为农场技术骨干,虽然识字不多,但长年累月的实践摸索,对柑桔园的深耕、施肥、修剪、喷药、嫁接、育苗、疏果、防治病虫害等常识了如指掌。1999年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每天以放逐柑桔林为享受,以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父亲对柑桔园的这份执着与热爱,早已植入张生才的血液中。

母亲施秀宝曾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她年轻时就担任天马柑桔场妇女主任,在柑桔场初建阶段,带领妇女们,用青春和汗水,开垦、浇灌着一畦畦柑桔园,直到一株株柑桔苗,站成大山的雄姿。母亲的人生字典里,写满奉献、付出、热爱、责任、梦想。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用实际行动打造出一片片蓬勃的柑桔,践行着她对柑桔的执着与热爱。母亲的优秀品德和奉献精神,早已潜移默化到张生才的心田里。

1979年,张生才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人们说,这是皮鞋与草鞋的分水岭。真可惜,他以四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本来,他想再补习一年,来年再拼一回高考。以场为家、善良纯朴的父母耐心开导他:落榜不等于落志,关键看你如何选择,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天马柑桔场也是一方有待你去开垦的黄金沃土,永春芦柑的发展大有作为。父母的话犹如春风化雨,令他的心胸亮堂起来。

于是,这位自出生时就闻着永春芦柑的气息、从小血脉里就流淌着芦柑果汁的青年汉子,19801月毅然回到了大山怀抱,成为天马柑桔场一名正式工人。望着天马山上葳蕤的柑桔林,他立志在这一片苍茫的绿色中挥洒自己的青春年华。他发誓:一定要让山里的柑桔更加金黄。他告诫自己 人生就像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于你。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每天多付出一分辛勤的努力。”为了柑桔生产科研工作,这位青年汉子踩着沉甸甸的步伐,开始迈上了漫长的柑桔栽培技术自学之路。从此,张生才白天参加场里的劳动,向行家里手学习请教;夜里自学钻研柑桔栽培理论知识,跟永春柑桔产业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将四十个春秋,一路求知,一路执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扎根大山兢兢业业  永不懈怠上下求索


永春县种植芦柑达12.5万亩,年产量19.7万吨,连续20多年位居福建省之首。全县有大大小小柑桔场成千上万个,其中有两大柑桔场,即天马柑桔场和猛虎柑桔场。“马”非一般的“马”,是谓“天马”;“虎”非一般的“虎”,是谓“猛虎”。这两大柑桔场,在永春芦柑产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天马柑桔场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吾东村天马山。1955年冬,为归侨邱清秀先生等人集资创办,1964年省农业厅接办改名为天马山果树试验站,1978年再次改为天马柑桔场。19781979年连续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多次荣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全场有土地面积1733亩,柑桔面积450,年产柑桔10001200吨,年产值500600万元。现为永春芦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基地,省、市、县永春芦柑生态标准果园示范基地,并被农业部、财政部列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 因天马柑桔场位于五里街镇 猛虎柑桔场位于达埔镇,当地群众撰写了一幅地名对联“猛虎雄踞达埔镇,天马驰骋五里街”,盛赞永春这两大国营农场。

张生才到天马柑桔场工作后,因心存感恩、志在高远,劳动和学习十分投入,钻研柑桔栽培技术理论非常用心。他深信:一个在抱怨,一个在改变,改变者会更优秀;一个在观望,一个在路上,在路上会更辉煌。他挥洒青春汗水开垦浇灌永春芦柑,他发挥聪明才智培植呵护永春芦柑。在张生才生命旅程中,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风雨不是天象,而是锤炼。他白天风雨无阻在地里劳动,虚心向老工人们学习芦柑栽培深耕、施肥、修剪、喷药、嫁接、育苗、疏果及防治病虫害技术,晚上坚持自学柑桔栽培技术理论,从不懈怠,持之以恒。他不怕苦不怕累,立志为永春芦柑事业做贡献的心更加坚定了。单单心得笔记,他几年之间就写完了十几本。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他在场里召开的永春芦柑栽培技术会上,经常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多数被采纳,为天马柑桔场永春芦柑品质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永春芦柑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爱,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原动力。生于柑园,长于柑园,家庭的影响,环境的熏陶,张生才的心田里早已种下了对永春芦柑挚爱的情愫。成为一名天马柑桔场的正式工人后,在芦柑种植栽培的实践中,他对永春芦柑的那份挚爱不断升华。在他的心中,永春芦柑不仅是享誉于海内外的名优水果,而且是爱国之果、吉祥之果、惠农之果、兴业之果。他是这样理解和介绍永春芦柑的:永春芦柑是“爱国之果”,因为它是尤扬祖(曾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一大批爱国华侨引进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的,蕴含了殷殷的赤子情怀;是“吉祥之果”,因为芦柑亦称柑桔,与“甘吉”谐音,蕴含了甘甜吉祥之美誉,在闽南人及东南亚华侨中,常用芦柑来拜佛祭祖、送礼待客;是“惠农之果”,因为永春芦柑的种植,惠及永春广大果农,让千家万户实现了勤劳致富的梦想。早在上世纪80年代永春县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谁家富不富,只要数一数山上有多少棵芦柑树”;是“兴业之果”,因为永春芦柑的大面积成功种植,开辟了永春农业一片新天地,成为永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他对永春芦柑的认识达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对永春芦柑的挚爱达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度,令他在永春芦柑的生产实践中迸发出无限的热情,激发出高度的责任感,他扎根在柑桔园里,摸爬滚打,不断求索。天生我才必有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8个月时间,他就成长为一名骨干技术员,19809月,张生才荣任天马柑桔场科研站副站长,负责该场永春芦柑科技实验。绿叶为媒,芦柑结缘,到天马柑桔场工作才一年时间,张生才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同场工人李华珍的芳心,19825月,这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神圣的殿堂。一个人经过自觉的锤炼,就会获得素质和能力的提升。198612月,张生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12月,荣任天马柑桔场党支部副书记;19977月,他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对国家贡献大的农业生产劳动者”;19983月,兼任天马柑桔场副场长,负责全场技术和生产等事务;2011年6月,被中共泉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创新示范驱逐黄龙  永春柑桔浴火重生


永春芦柑,长期以来都是永春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宗优质农产品,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自2000年开始,柑桔黄龙病就开始大肆蔓延和侵袭这方土地,永春芦柑出现大面积的黄叶和枯死。柑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毁灭性、传染性和检疫性的重大病害,苗木和幼树发病后,一两年内死亡,成年树发病后三、五年内丧失结果能力或者枯死。柑桔一旦患该病,如果不及时治理,植物的生长将会明显变慢,果树根部长不出新根,令植物难以吸收土壤里的养份,导致新叶发育不正常、变黄、不结果、甚至枯死,给柑桔种植业带来毁灭性破坏。而目前我国柑桔黄龙病尚没有药物可治,一旦病发只能砍树以阻止其蔓延,严重影响永春芦柑产业的持续发展。这种病是柑桔产业的噩梦,引起了政府的焦虑和果农的恐慌。

直面永春芦柑逐渐萎靡不振的现状,赢取未来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有效防控黄龙病的滋生和蔓延。作为天马柑桔场的一名分管技术和生产的领导,他深感:防控黄龙病既责任重大,又要勇担风险。成功了,就是巨大贡献;不成功,就是最大风险。为了不辜负永春县委县政府、果农和海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期望,张生才毅然决定:甘冒风险,顶着压力上,与时间赛跑,靠科技攻关,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战胜黄龙病,赢得永春芦柑产业的复兴!

能抓住机遇的,往往是有准备、积极面对的人。对于永春芦柑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张生才既是临危受命,也是主动请缨。说“临危受命”,那是县委县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交赋天马柑桔场的一项重任;说“主动请缨”,那是他心中早已萌发防控黄龙病、实现永春芦柑产业复兴的梦想,在上级没有下达任务之前,他就主动请战了。

为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张生才带领天马柑桔场科研团队致力于攻克芦柑“黄龙病”。 他告诫自己:在技术创新上,要多思,但不乱想;要敢干,但不蛮干。心中有梦,前进就有动力,再大的困难都会踩在脚下。张生才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悟出了这样一条道理:发展芦柑产业要靠三个“家”:政治家的政策支持、科学家的科技创新、企业家的发展眼光。“三家”可汇聚五种力量: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专家支援;三是科技创新;四是普及推广;五是企业家行动。而要汇聚这五方面的力量,就需要担当重任者克服重重困难,具有“不达目标誓不休”的磐石般意志,才能如愿以偿。

张生才深知,政府支持是前提条件,是永春芦柑产业发展的东风。既然是前提条件,东风就要吹在前面。因此,事先争取政府的支持是迈开永春芦柑产业复兴的关键一步。作为一名永春县政协委员,他撰写的《关于抓好永春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永春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写入了永春县政府、县政协工作报告中,还获得泉州市长康涛的批示,这大大提振了科技人员攻坚克难的信心。在攻克“黄龙病”的过程中,张生才还以叶剑英元帅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勉励科研团队,勇于探索,创新构思,设计方案。他一次次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直至县委县政府领导呈方案、提要求,而每次都能得到及时的批复,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人财物的支持,令张生才科研团队如沐春风。如“永春县柑桔实验场”“ 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天马芦柑生态示范基地”等的建设,没有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张生才明白,专家支援是重要支撑,要攻克技术难关离不开专家的大力支持。他发誓:跑累腿,磨破嘴,也要联系上全国柑桔病虫害防治著名专家,请求帮助攻克柑桔防控“黄龙病”难题。于是,他不怕劳累奔波,无数次奔省城、赴湖北、临浙江、到广东,上北京,向专家报告情况,诉说心愿,请求技术支援。在那段时间,人都跑瘦了10来斤,但他衣带渐宽终不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少柑桔科研单位和著名专家被他的真诚和专注所感动,答应予以科研合作和技术指导。于是,天马柑桔场如愿以偿地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抒昂,果树学副教授、博士刘永忠,福建农学院硕士生导师李延,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大教授邓晓玲,中国现代农业柑桔体系建设项目岗位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李红叶等,先后莅临永春县天马柑桔场,现场指导防控“黄龙病”,并建立远程指导机制。专家的支援,解决了科研过程中的相关难题及后顾之忧,令张生才带领的科研团队备受鼓舞,更加信心十足,勇于攀登。

张生才清楚,科技创新是唯一途径,防控柑桔“黄龙病”就要大胆实践与创新。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专家的技术支援,就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于是,他带领科研团队劈出了“四板斧”:

一是依托永春县柑桔实验场,开展柑桔种植试验。201412月,永春县柑桔试验场正式运营,张生才任负责人,他带领科研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着手开展防控“黄龙病” 芦柑种植的各种试验。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索,获取芦柑种植防控“黄龙病”的大量数据,建立了数据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础。随着柑桔种植试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20166月,张生才荣任天马柑桔场书记。

二是依托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进行永春芦柑种植及防病的综合试验。20081月,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正式运作,张生才荣任站长,在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引下,开展柑桔新品种、新技术体系建设示范、推广、研究的任务。自建站至今,借助这个平台,先后在永春建设农业部农业有空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国家级永春县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芦柑简化修剪示范基地、柑桔良种采穗母本园和无病柑桔良种苗木基地,同时研发采用柑桔品种资源圃、恒压喷雾管道系统。相关科研课题荣获泉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永春县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荣誉称号。试验站成为永春芦柑持续发展的催化点和科技核心区。

三是协同相关部门建立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担负无病毒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工作重责。2008年,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创办,张生才兼任场长。他十分注重凝聚科技力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扎实推进综合试验工作。该场从华中农业大学等引进“华柑2”无病毒柑桔良种接穗,选送永春芦柑优良单株天芦1号进行脱毒处理;建成了采穗母本园2个;保存68个不同柑桔优良品种;建成育苗网室23个,采用“天芦1”等良种作为接穗。经过深入研究和借鉴,他运用营养钵育苗技术,先后培育柑桔良种苗木近200万株。张生才望着这些新培育的芦柑苗木,他的眼神仿佛在关注自己的子女一般。繁育场作为无病毒柑桔苗木的培育和供应基地,长期以来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校等单位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研发芦柑黄龙病防控技术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标准体系。每一份成功都是坚持的积累,张生才自从临危受命以来,带领科研团队,付出心血,不懈拼搏,从收集芦柑种植的第一手资料,到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成功,终于赢来了永春芦柑产业的新生。该场已成为福建省柑桔品种最齐全的柑桔种质资源储存库,成为华东南规模最大、最规范的无病毒柑桔苗木繁育基地。目前该场繁育的柑桔无病毒苗木供不应求,推动了全县柑桔生态果园的建设。他主持的科研成果永春芦柑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推广应用”,于2016225日获永春县科技进步三等奖;“柑桔苗木的繁育方法”,于2016831日获国家发明专利;他主编的专著《黄龙病疫区永春芦柑种植管理新技术 》,于201710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76,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被福建省科协授予2017年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

  四是创建天马芦柑生态示范基地,做好无病毒柑桔良种苗木示范种植工作。在张生才的主持下,2013年,创建了永春芦柑生态标准果园天马示范种植基地。芦柑无病毒苗木培育时是无病毒,但并不能保证在种植过程中不病发。张生才几经考虑,提出在天马示范种植基地进行试种300亩。这是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那份勇气的。他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有好几位都不看好,奉劝他:“黄龙病”根本无药可治,你现在成片种植会血本无归!但永春县政府领导支持张生才的想法,给了他勇气和胆量。张生才后来回忆:“说实在话,当时只有50%的把握,心里也害怕失败,担心对不起领导的支持。但如果不大胆地试种,就无法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张生才带领科研试验站团队创造性地摸索和大胆试验,倾力打造柑桔生态果园样板,实施了“防护林生态隔离、无毒大苗定植、及时动态更新病树、全园快速灭杀木虱、矮密早丰栽培”等五项举措,使黄龙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园高处的生态隔离带主要种植杉木,杉木的特殊气味能有效驱逐部分昆虫,如果“黄龙病”爆发,还能有效将各个分区隔离开,预防病菌传播;同时在果园内铺设专用管道,采用半自动打药技术。“黄龙病”主要是通过木虱传播,木虱不会飞,但会随风转移,通过杉木生态隔离各个区域,在园内统一打药,一两天内就可以把木虱全部清除。他还不满足于此,带领科研团队进一步探索出新的种植方法,即通过芦柑树拉枝矮化,将其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改变果树顶端优势,形成13”的“开心”树形,无交叉重叠枝,枝条都能均匀地接受光照,结出的果实自然也质量均衡,让果树达到既健壮又增产的效果。2013年,第一批定植的柑桔无毒苗木开始收成;进入产季的第二个丰收年,果园的产量已经达到6000担,一级果率也提升至90%以上,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永春芦柑无病毒苗木试种成功,给广大果农带来希望,给永春芦柑绿色产业复兴带来福音,于是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种植户在引种这些无病毒大苗后,只需进行1年左右的培育,就能投产,大大降低了幼苗种植的风险。20161126日,农业部组织果树专家组考察了天马柑桔园“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桔种植新技术——永春模式”试验示范基地,经现场检测,定植第四年的植株场产达41千克,折合亩产2.8吨,果面光洁、大小整齐,平均单果重167.8克,横径78.5毫米,大果率86%。专家组一致通过评定,认为“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桔种植新技术——永春模式”,实现了黄龙病的有效控制和芦柑丰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共赢。天马柑桔场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柑桔黄龙病绿色综合防控新模式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0171122日,全国黄龙病绿色防控与栽培新模式研发与示范推进工作会在永春召开。张生才甘当守护柑桔的“园丁”,带领科研团队创造出领先全国水平的黄龙病疫区(山地)柑桔栽培新技术永春模式,创造了人间奇迹。近年来以天马柑桔场示范芦柑果园为辐射点,在永春县推广芦柑新种植示范片50多个,各示范片的芦柑果树长势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景象。俯瞰如今天马柑桔场的满园绿色,放眼永春大地柑桔园绿意盎然,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永春芦柑产业的复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10年前,受“黄龙病”影响,永春芦柑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产量不断降低,饱受损失的果农纷纷转行。10年后,在天马山腰的柑桔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处长李莉惊叹:“没想到永春芦柑黄龙病防控做得这么好,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

张生才认为,普及推广是重要举措,只有普及和推广防控柑桔“黄龙病”新技术才能普惠大众,促进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他十分重视做好黄龙病疫区永春芦柑种植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先后有30多篇柑桔科学种植管理技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201711月,他负责主编了《黄龙病疫区永春芦柑种植管理新技术 》一书,并主持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黄龙病疫区芦柑栽培技术规程》,为芦柑种植和防控“黄龙病”的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几年来,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活动60多期,受训达5000多人次,发放资料近1万份,接受科技咨询3000多人次,实地指导果农1000人次以上,为广大果农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多次赴广东、江西、福建的福州、建瓯、顺昌、安溪等地举办的培训班授课,技术交流示范推广覆盖至海南、江西、广东、浙江等省份,带动示范果农大户100多户致富。历练换来成长,辛勤赢得收获,201311月,他荣任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推广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2月,他被聘为“泉州市科技特派员”; 20178月,被聘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农技员”;2018年1月,他被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聘为“新型农民培育园艺技术专业客座教授”。

张生才悟到,企业家行动将加速芦柑标准化、集约化进程。柑桔“黄龙病”防控成功,使得原来转行赴外地经商或打工的果农又纷纷返乡购买苗木重新种植芦柑。但作为芦柑种植的专家,张生才着眼更远,对于今后永春芦柑的发展,他并不推崇家家户户分散种植,而是呼吁更多企业家行动起来,投身于永春芦柑生产经营,从而实现大户栽培模式,一来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管理,二来可以可以实现向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加快永春芦柑产业化发展进程。对于世代种植芦柑的自然村,张生才建议成立专业合作社,既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统一管理,又有利于黄龙病的综合防控。20134月,他牵头创立的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在标准化、集约化种植上做出了示范。 2014年度福建省宽皮柑桔鉴评活动中,该社所选送的果品被评为芦柑类铜奖。20166月,该社果园基地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为“最具培育潜力的优质果品基地”。目前,永春县已成立30多家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了50多个柑桔种植示范基地,新种植芦柑面积2万多亩。


服务果农乐于奉献  精神感人遐迩盛赞

天马柑桔场往东北方向就是永春的介福乡,介福乡是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林俊德少将的家乡。林俊德具有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崇高品格,他为党的国防事业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精神境界被高度概括为“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在组织天马柑桔场员工学习林俊德先进事迹座谈会上,张生才号召大家“学习马兰精神,奉献绿色事业”,努力践行“马兰精神”。 201511月,张生才被评为“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

张生才心中装着梦想和绿色,他不仅在科研探索上学习马兰精神,还在科技服务上践行马兰精神。他乐于奉献,心甘情愿牺牲休息时间为果农服务。他经常上田间下地头,同广大果农交朋友,将最管用的技术服务及时送到广大果农的手中。有一个星期日,德化县葛坑的果农在柑桔果园管理上遇到难题,请他前往排忧解难。张生才马上放弃休息,赶往果园,找到柑桔缺硼的病根,并教会果农解决方案,让果农悬在心上的石头放下了。当天,他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他在疲惫中进入梦乡,一大早醒来,第一个出现在天马柑桔园,他对柑桔研究到了痴迷地步,视柑桔为第二生命。

又有一个星期六,晋江金井的一位果农专程来永春找张生才,邀请他前往指导示范柑桔果园简化修剪。他立即与那位果农奔赴现场。根据园体结构、树形分布和密植度,进行简化修剪的操作讲解,在晋江一忙就是两天。当他即将离开的时候,那位果农拿出500元酬谢,张生才婉言谢绝,他诚恳地说:“我们共同从事绿色事业,我为能帮助你们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非常高兴,不收酬谢费能使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201710月,位于永春县吾峰镇梅林村的吉好生态农业合作社正在着手开发一块200多亩的2.0版绿色生态省力化芦柑示范园,邀请张生才就园地格局与生态规划给予指导。他骑上摩托车行进在通往果园的崎岖山路上,途中一个急刹车,意外摔倒,导致腰骨受伤。张生才无法到现场指导,在养伤期间,他仍然与合作社技术人员保持联系,通过微信图片、电话联系,一起研究芦柑示范园建设与芦柑种植技术。得到指导的技术人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站长,您教给了我们这么实用的新种植技术,我们十分感激!”张生才对他们说:“推广芦柑新种植模式,是永春芦柑产业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站长,指导你们的工作是我应尽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得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


不忘初心拼搏奋进  践行梦想勇往直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往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张生才刚当上天马柑桔场工人时,当初的心意,就是为永春柑桔产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他工作伊始所抱持的信念。后来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担任了场党支部书记,这种信念更加坚定不移。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他为党为政府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党和政府培养他不断成长,并给了他许多荣誉。2017年,他撰写了《再回首,我心依旧》一文参加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五个泉州在行动”征文大赛荣获“佳作奖”。在文中,张生才写道“我所做的工作,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做的,取得的成绩也是与党组织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分不开的,这些成绩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支持我工作的领导,归功于和我一起工作过同事们。”

张生才儿子张宇平,1985年出生,2008年参加工作,任永春县天马柑桔场管理人员,后被借调到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工作,为永春芦柑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推广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长为天马柑桔场工会主席、助理农艺师。张生才教育儿子的名言是“知识是学习出来的,才干是实践出来的,业绩是拼搏出来的,优秀是比较出来的”“ 想要飞上天空,就要生长双翼;想要融入更好的平台,就要让自己更加优秀”。一家三代人心系永春绿色产业,致力于芦柑栽培及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7年5月,张生才家庭被泉州市妇女联合会、中共泉州市委文明办评为“泉州市最美家庭”;刚刚传来好消息,张生才家庭被福建省妇女联合会、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评为“2018年度最美家庭”。

张生才也曾扪心自问:为了永春芦柑绿色产业的崛起,自己一心扑在大山的怀抱,苦过,累过,甜过,再过一年就要退休了,让年轻人去干吧,自己是不是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享享福了?但他多次重温习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的教导,深刻认识到,无论何时都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使命,继续前进,不减闯劲和拼劲,在永春芦柑产业复兴的新征程中继续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性在拼搏奋进中闪光。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张生才已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三件事:一是培养新人,搞好“传、帮、带”;二是加大力度开展技术创新,提升芦柑种植及防控病虫害水平,三是加大力度抓好芦柑种植及防控病虫害技术培训推广。他甚至连退休后如何发挥余热的事情都想好了:一是如果上级能够批准同意,他想当一名永春芦柑栽培生产、防控病虫害技术顾问,继续发挥光和热;二是整理好永春芦柑栽培生产、防控病虫害技术材料和相关案例,奉献给他无比热爱的永春芦柑绿色产业。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慢,现实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想不会高飞。张生才人生的精彩,在于心和脚的合拍。他的成功,源于忠诚、用心、执着、精益求精,来自在技术创新路上不倦的努力和奔跑。他以“夸父追日”般的意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以对党的忠诚、事业的追求、科研的专注、工作的成效、忘我的奉献,在天马山柑桔园中,在福建永春大地上,谱写了绿色的传奇!


 

 

 

不完美中创造完美

                                                     ——缅怀养父养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的养母梁迁于2007年元旦前夕辞世,享年82岁;我的养父苏永铅于2020年6月4日辞世,享年97岁。我一岁时被抱养,与养母结母缘47年,与养父结父缘60年。

  

  2003年,一对老人家在世时,我写了《我的养父养母》一文发表于《炎黄纵横》。2006年,我写了《我爱我家》,收入《择我所爱》一书。2007年,我写了《慈母懿德》发表于《东南早报》。养父去世时,我写下了“享龄九十七,居东安,品质纯朴,躬耕唯勤;结缘六十整,做父子,亲情挚意,相濡以沫。今朝撒手去,从此不言孝;永铭养育恩,山高流水长”。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段时间来,晚上入睡前,脑际浮现与养父养母共同生活的情景,像电影一幕幕地回放着。养父养母,生活在农村,一生为农民,他们没能留给我多少物质财富,却留给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思念在心中蔓延,催促我拿起笔来,再次记录下他们闪光的行为品质。

   养父养母是于1941年结的婚,当时养父16周岁,养母15周岁。他们的婚姻纯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今天的婚姻观衡量,是不完美的。可是,他们婚龄长达67年,在小山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挑水而饮,耕田而食,共劳动,同风雨,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幸福地度过了金婚和钻石婚,创造了婚姻的完美。

   养父养母一生不育,按照旧传统观念,不会生育是不完美的。或许是思想观念缘故,或许是当时医疗条件问题,总之,他们不曾上医院检查过,并不清楚谁没有生育能力,但谁也没有责怪过谁,真情相待,恩爱有加。农村有句老话“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养父37岁、养母36岁时,延续香火的强烈愿望,令他们做出了抱个养子的决定。于是1961年,我一岁时就“上山下乡”来到养父养母家安居落户了。亲情是生命中的一场修行,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自小与养父养母生活在一起,亲情的孵化,早已水乳交融了。1986年我结婚后,数十年以来,养父和养母与我们虽离多聚少,但父与母尽心尽爱,子和媳尽孝尽养,共同创造了非血缘关系的亲情之美。

 养父养母小时候无缘教育,目不识丁,听不懂普通话。这是长辈的文化缺陷,是不完美的。但他们深刻认识到无文化之苦,寄希望于我从小好好念书,长大有所作为。记得我上小学的第一天,母亲往我的书包里放进两个煮熟的鸡蛋和一根葱。当时我只觉得是对我入学的奖赏,后来才明白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寄希望我每次考试得100分。一根葱+两个鸡蛋=100,我如今想起来都觉得形象生动。在小学、中学阶段,当我被评上“三好生”、或者参加学科竞赛奖来铅笔和作业本时,养父养母便会格外开心。我于1979年考上大学,当我将大学录取通知书呈给俩老看时,父亲含着泪水说了一句话“草鞋终于可以换成皮鞋了!”我理解他们培养我的一番苦心,如果不是他们的汗水钱,哪有我顺畅的求学路。当他们的孙子苏君毅2004年考上大学时,俩老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而当2016年他们的孙子与大学毕业女生喜结良缘时,老父亲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饮水思源,是养父养母的含辛茹苦,创造了子孙辈的文化之美。


 养父养母在如何教育我成长方面,他们不懂诱导式教育,不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信“严是爱,宽是害”,有时甚至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这相对于科学家教来说当然不完美。记得我7岁时,在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独自跑到小溪里去游泳,小溪水深不没膝,与其说是游泳,倒不如说是戏水,降降温,图个凉。不知道是怎么被我母亲发现的,只见她一手抓着“竹撵梳”,一手拧着我放在岸边的衣服,我二话没说立马就跑,我在前面狂跑,她在后面猛追。于是小小年纪的我,在小小山村裸奔了好几圈,令围观的乡亲们叹为观止!只可惜当时没有手机可拍照和录像,无法留下少时妙不可言的生活情景。后来,我才知道,父母亲极力反对我游泳,他们担心我溺水,为我生命负责。小时候,我真的比较调皮,因此也没少挨打。直至进入小学后,因我书读得好,当了班长,经常考一百分,养父养母似乎看到了希望,就很少打我了。有一次,我语文又考了100分,父母亲自然很高兴,趁着父母高兴时刻,我就问母亲:“以前,你怎么老是要打我?”母亲说:“打你,是因为你调皮,担心你变成坏孩子!”我说:“你用‘竹撵梳打我,好疼好疼!” 母亲说:“拿起千斤重,放下四两轻,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里!”当时我听得云里雾里的,现在终于明白了母亲育儿的一份苦心。自从母子那次谈话后,我再也没挨打了。现在想起来,打与不打,母爱都是最完美的。

 养父养母居住在山村,我和妻、儿子儿媳住在城市,这对于一家人相互关爱来说是不完美的。我母亲健在时,我虽已从永春调往泉州工作,但妻和儿子仍住在永春县城,我们劝说俩老搬到永春城里住,他们却婉言谢绝了,俩老说:“山上空气好,住惯了,住城里反而不习惯,你们工作之余,一年能有几次回来看望我们,我们就高兴了,若是工作忙,首先把工作做好,有空才回来!” 他们不为自己考虑,反而为我们着想。俩老心灵上互相慰藉,生活上互相照顾。父亲开垦房前屋后闲杂地种地瓜种蔬菜,我母亲养猪养鸡,煮饭持家。父亲种地瓜,专挑一些好吃的品种来种。他种蔬菜,品种主要有:花菜,包菜,大白菜,蒜苗、韭菜、荷兰豆,皇帝豆,茄子、角瓜、南瓜、冬瓜等,一年四季菜园子常绿。母亲70岁前既养猪又养鸡,70岁后才不养猪而专养鸡,且养的都是母鸡,一般情况不少于五只。母鸡下的蛋,俩老舍不得吃,都给我们备着。我和妻子每逢周六便会到乡下看望俩老,为他们输送柴米油盐酱醋茶,每次都带回了鸡蛋和蔬菜,同时也带回了俩老的爱心。养父养母以这样特有的方式创造了对我们的关爱之美。

 母亲去世后,唯有老父亲一人住在乡下,这对于老父亲的生活来说更不完美了。我后来又先后调往莆田、福州、厦门等地工作,距离老家更远了,虽然有左邻右舍的亲人照应,但父亲岁数大了,生活着实令我们担忧,我和妻三番五次劝他搬到城里一起住,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父亲95岁那年,手脚有些不灵活了,我联系了县城一家医养结合的敬老院,准备送他老人家前往安度晚年,他坚辞不去。我们要雇一名看护人员,他老人家说能照顾好自己,也拒不接受。在父亲独处的日子里,他不仅生活自理,还继续种瓜种菜,并且将母亲养鸡的活儿也继承下来了。我和妻每隔一周回乡下看望老父亲,回程都可带上“爱心鸡蛋”和“爱心蔬菜”,我深深地感到了父爱的非凡。父亲去世的当天,我从厦门赶回老家,望着他老人家安详的面容,看着他老人家种的茄子、菜豆已经挂果,听着下蛋母鸡发出的咯咯咯叫声,我泣不能语,此情此景,着实令我心碎!养父养母一生粗茶淡饭,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对于我们,没有怨言,唯有赞美,他们不求索取,力求给予,用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创造了生活之美。

 记得是2010年五一劳动节,我回到老家接父亲上省城,原计划是让父亲多住几天,带他饱览福州风光。哪知道,到福州之后,他仅仅看了三个地方:一是我的工作单位;二是他孙的工作单位;三是省委省政府机关大院。其它的名胜景点,他都不去,当天晚上我就陪他回老家了。2016年也是五一劳动节,我接他到厦门新家,他细看了家居条件,参观了小区环境,高兴地哼起了山歌。我们请他住下来,要带他参观美丽厦门,他说:“新家,我已经看了,至于美景,电视上天天有,就不必多看了!”于是他当天就回老家了。他老人家的情怀及境界,令我惊叹,令我深思,从不完美中创造完美,所需的不正是宽广的情怀和崇高的境界吗?

  我深深地感到:养父养母作为一对山村农民夫妇,他们的一生从不完美中创造完美,着实难能可贵,这令我们全家人引以为豪!

  如果说,我们作为子孙辈有为养父养母做些什么的话,那就是我和妻坚持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到乡下看望俩老,给他们提供生活所需,为他们洗洗衣服。我儿子儿媳也经常跟我们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给俩老带来欢乐。我们一家子每年春节都回老家过,让老人家感到团圆的乐趣和浓浓的年味。

再就是养父或养母生病了,我们会及时送他们到县城医院治疗。记忆中,我养母有三次住院,我养父有五次住院,在医生的治疗和我们的照顾下每次都能康复如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能在俩老有生之年尽一份孝心,为人之子责无旁贷。有一次,父亲患的是严重肺炎,我陪他老人家在医院住了两星期,时而给他喂食喂药,时而为端屎端尿,兼顾远程办公,处理事务。有一次,当我给养父喂食时,被前来探望的生父家四哥私下用手机拍照了。于是,我就用此张照片作为微信头像,为的是天天能够看到老父亲,同时也传播一份质朴的孝心。

  我总觉得,父母亲为我们付出很多很多,而我们的回报却是少之又少。老父亲已经97岁,且身体状况不错,只要他活到年底,就能当上太爷爷了。我们原计划赡养他光荣活过百岁,可老父亲不慎摔倒与世长辞了,终究还是留下遗憾!   

  养父养母的为人处世,让我明白了: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完备美好;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缺陷遗憾。如果人生不完美,就努力去创造完美,生活更有意义

几十年的相依相偎,岁月里的奔波团聚,铸就了父子母子情深。如今俩老皆已辞世,痛在我心,洒泪有时,缅怀和感恩确是一生一世!

                                                                  2020年6月21日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