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永春文艺

永春文艺

【心听散文】二宝,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外二篇)

2019-01-03    来源:《永春文艺》2018年    作者:黄燕珍  浏览次数:510
 

    盼望着,盼望着,二胎的政策终于落地了!

  普大喜奔呀!

  多少人夜不成眠,规划着生命里的第二春!

45岁以上的,有的怅然若失,问苍天,为何不提早个三五年?有的则暗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瞎折腾了,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老人们说,我想生,可惜已经生不出来了!

40岁以下的,没得说,义无反顾,准备生吧!

剩了我们这些四十出头的,处于尴尬年龄段的妈妈,对着这天大的好消息,喜忧参半,在生与不生间徬徨迷茫,问了自己千万遍!于是个个象无头的苍蝇,急切地寻找同盟军,想给自己一个生或不生的支点!

春潮带雨晚来急!

还没等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量,婆婆们已迫不及待地出动了!先是旁敲侧击:

“听说谁谁谁在备孕了!”

“妞妞,你喜不喜欢弟弟妹妹呀?”

接着开始无事献殷勤:

“这些是咱家那只老母鸡生的蛋,你拿回去补补身子吧!”

“我今天杀了一只老母鸡,等下记得拿回去!”

面对媳妇的疑虑,赶紧找出论据来论证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能生!怎么生不了?想当年我妈47了还生了你小舅呢!”

遇到个别态度强硬,坚决不想生的,沉默寡言的公公语出惊人:“你不生!我让我儿子休了你,自有人跟我儿子生!”

另一方面,大宝们也各有想法:

“妈妈妈妈,你要赶紧生一个,不然将来同学们都有弟弟妹妹,就我没有,多不好呀”(这是个爱心满满的!)

“生吧生吧!省得你们一天到晚管着我!”

“我不要!有了弟弟妹妹,你们就不理我了!”

“不要!以后这房子就要分给他(她),我才不要呢!”

“你们爱生不生我管不着!可是,先说好了,将来别让我来养弟弟妹妹!”

“你们要敢生,我就敢去死!”这是最偏激的一个!(也许是一群哟!)

二宝,你看这人间百态!你想要踏足这世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你知道么?在妈妈的心中,顾虑的又何止这些?

我们,还有资格做妈妈么?即便能生,宝宝会健康么?

在最初的狂热激动之后,冷静下来,浮上心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身体还能生出健康的宝宝么?

这绝不是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临近中年的我们,身体机能已开始下降,中断了十多年的生育机能,还能那么快恢复么?即使可以怀上,四十多岁的人了,染色体变异的机率更大,谁能保证生出的宝宝健健康康?而高龄孕产妇,又要如何做到不出差错?就算一切顺利,生出了健康的二宝,我们,还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照顾么?全职妈妈还好,可是对于上班族来讲,这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白天上班,晚上要忍受孩子的哭闹,我们能坚持多久?毕竟,我们已不再年轻,再也没有用不完的精力!而我们的公公婆婆,也已年近老迈,体弱多病的居多,无法再帮我们更多的忙!当然,还有昂贵的育儿成本,漫长的育儿过程!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或将要从培养大宝的压力中解放出来!难道,还要从头再来?本来,大宝上大学之后,对于四十出头的我们,正是可以好好为自己活一回的时候,正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开始!如果有了二宝,尽管也有那么多的乐趣,可是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幸福指数可不知要降了几倍呢?毕竟还是压力大于乐趣呀!

二宝,如果早个五年放开政策,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拥抱你!可现在,我们却只能迷茫地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无所适从!

生?还是不生?

二宝呀!是今生的缘分不够吧!遗憾没能在最好的年华里迎来你,如今,恐怕我们只能擦肩而过了!

自是桃花开较晚,莫怨东风当自嗟!

二宝,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注:这是年初的旧作。在猴年的年底放眼过去,冷静下来的同龄人,大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二胎计划,毕竟,我们已不再年轻!

怎得人如天上月

                  

是某个霜晨吧,梦回时,恍见窗外一片亮白,掀帘一看,一轮清冷的霜月正斜挂于西方天际。那一刻,浮上脑海的,是琼瑶书里提过的那句词:“…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万籁俱寂的夜,涌上心头的都是藏得最深的情感,对月怀人,思念似绵绵不断的月光,将我笼罩其中!

月光如水!我溯流而上,去探访那一夜的霜月!

那时,也是月未圆,霜满天吧。寂静的小山村,连冬日的溪水也被冻得噤声了吧。是何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破这宁静呢?我仿若看到年轻的爸爸,急匆匆地向溪边走来,手里是松明火把,还是煤油风灯?那时应该还没有手电筒吧,或者,什么都不需要,这月色多亮啊!自会为他照亮前路!溪水清且浅,但霜冻过的溪水该是彻骨的寒冷吧,他在溪边脱下鞋袜时,是否会有一丝犹豫?他的第一个孩子就要来到这个世界,而接生婆,就在溪对岸,他的心,该是很急的吧?所以舍弃了远处的大桥,抄近路从小溪涉水而过。

多年前,从妈妈口中知道我出生时爸爸的举动,我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之处,也从来没有仔细地问过爸爸,那时初为人父的心境如何?然后……岁月再也没有给我机会去问个清楚了。我只能让自己的思绪海阔天空,尽力去填补着记忆中的每个空白!就如同爸爸去世的情景,我也是多年后才从姑姑的口中得知。割舍不下幼小的儿女,爸爸到死也不愿瞑目!而我,他最疼爱的女儿,却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学校,浑然不知生命中的天已经塌了。然而,冥冥中,血脉却是相连的,那个黄昏,牵挂着爸爸的病情,我莫名地悲伤,不可自抑地放声大哭!半个月后,正是中秋佳节,在同学们热热闹闹地庆中秋时,我却只能暗念着“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独自向隅而泣!第二天,就接到了家里寄来的消息!那些日子,我的人生真的是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少年丧父的打击,让我的整个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是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知少女了,我要与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肩上的担子好重,思念只能被深深地埋进心底!二十多年了,我象只驼鸟,封闭着自己,不敢去碰触心灵深处永不愈合的伤疤!

然而思念是无法压抑的弹簧,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让我泪流满面!就如今夜,这高挂的霜月,引着那清浅溪水而来,“哗哗”的流水声回响在岁月里,流入我的记忆中,永不停歇!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每当翻阅起《浮生六记》时,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就会浮现出宋祁的这一句诗,虽然林语堂老先生说书名是典出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是清代一个名叫沈复,字三白的苏州人所写的自传文。书名《浮生六记》,是因全书分为六卷,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沈复并非大名鼎鼎的文人,他只是个习幕经商的人。他偶然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无意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真率纯洁而浪漫的家庭妇女形象——陈芸。她聪慧好学,热爱生活,欣赏自然美艺术美,而又勤检持家,恭敬知礼。她十几岁就以精美娴熟的刺绣,维持寡母、幼弟的生活,包括弟弟读书的费用。她两岁时就在父亲口授之下,背会白居易的《琵琶行》,长大后,依据《琵琶行》文本,挨字而认,开始识字、读书,后来竟能习文做诗,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芸娘以她的聪明好学所获得的文化修养,使她形成独特的生活情趣,这与沈复非常吻合,因此他们婚后感情十分融洽。夫妻闺房中论文论诗,评花品月、烹饪菜肴,栽培花木,种种杂事充实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芸娘与沈复的性格有着相似之处,因为潜藏着叛逆礼教的精神,即对个性和自然的崇尚,因而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闺房记乐》中记芸娘女扮男装与沈复同游水仙庙的文字非常生动,表现出芸娘不为封建礼教拘束的个性。芸娘也从未鼓励沈复读书做官,或在游幕中获得一官半职,她对于功名利禄亦如沈复一样冷淡,沈复弃儒从商,她乐于跟随,因为这更适合她淡泊自然的性格。如果说芸娘有什么欲望的话,那就是真真实实、平平淡淡地与丈夫相伴终身,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个愿望却是奢侈的,因为不世故不设防,他们夫妻在封建大家庭中举步维艰,芸娘先后失欢于公婆,屡次见逐于大家庭,不得不寄居于友人家中。幸运的是,芸娘不是唐婉,她有一个知她爱她、生死不渝的沈复陪在身旁,虽然经历种种坎坷的生活风波,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双重打击下,芸娘最终英年早逝。可是,在沈复的笔下,她永远地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林语堂万分推崇她,称赞她为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因此不辞劳苦,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推向世界,以流传她的芳名。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欲膨胀、物欲横流,我们的心田是否已长满杂草?在烟火红尘中扑摸滚打,是否已找不到来时的路,也看不见去的方向?那么,请你在一天的疲惫之后,于灯下翻开这本小小的《浮生六记》吧。除了芸娘,你还可以在书中与作者一同到幽雅清旷的沧浪亭,感受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风生袖底、月到波心的景致,让一腔俗虑尘怀尽释;与沈复一同布置拳石盆花、亭台楼阁,在方寸之间神游,怡然自得;还有养生之道也很值得现代人借鉴。开卷有益,读着这本清纯的小书,你一定能收获颇多!

上一篇: 【心听散文】家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