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永春县文化馆!
【心听散文】

漫步西街

2024-03-20    来源:《永春文艺》(2023年)    作者:郑世聪  浏览次数:569

当街道两旁那些带有历史韵味的骑楼,像一个个站姿标准眼神庄严肃穆的士兵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它;当东西塔犹如神灵一般庇佑着它;当来往熙攘的红男绿女慕名而来怀着崇高的敬意在它身边驻足,观望,而后匆匆而过;西街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这条我走过无数遍,来来回回藏在闹市的老街;这条蕴含古泉州深厚文化底蕴的老街;这条见证了曾经盛极一时满街都是圣人的老街;在我的记忆深处,在我的心底,像春天里的一条小溪,静静的流淌着,流淌着……

 

作为泉州最早的开发街道和区域,早在宋元时期西街就成了泉州历史文化繁荣昌盛的象征。当我走在这古老的街道便思接千年不由自主地想起南宋宰相曾从龙在西街的曾井巷是如何悠然地怡然自得地度过他人生的最后时光;也不曾忘记三朝巷里的留从效宰相是如何在泉州这片文化乐土传扬他那历经3个朝代的光辉岁月;再后来,我们也会欣然追忆起弘一法师在千年古寺——开元寺内弘扬佛法的盛大场景;还有那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如何用他们的虔诚与信实不辞劳苦地传扬着上帝的旨意,告诉那质朴的东方老百姓上帝的儿子如何拯救世人……

 

西街不单单是一条街,它更是泉州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泉州千百年来历史的见证者。不信你可以问一问开元寺内那一棵800多年的榕树;你不妨也去采访立在西街旁的那一个个石碑牌坊;或者你也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开元寺内的老主持为你娓娓道来某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往事越千年,我们能从历史的钟声里听到街巷里那些鲜为人知的美谈;也能从时常飘荡在街角的南音里读懂关于闽南文化的一切;从那带有稚嫩腔调的闽南童谣里依稀可见,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此时我的耳畔不禁想起:天上一块铜,落下来贡着人,人要跑,贡着狗,狗要吠,贡着碓……朗朗上口,俏皮可爱,在泉州的街巷里久久回响着,不停息……

 

如果说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贯穿整条西街的灵魂,那么浓浓的烟火气则是西街完整的肉身。晨起伴着第一缕微光,在西街左侧的一家小吃店里早就挤满了人,蘸着酱的油条一口咬下去嘎嘣脆,配着浓浓香味的花生汤,此时此刻属于泉州独有的古早味就此弥漫开来;当地的阿伯也早早地把带着醋香被地瓜粉包裹全身的瘦肉一股脑儿丢进冒着雾气和气泡的金黄色油锅里,呲呲的声响好似一段美妙的音乐在质朴的笑容里悄悄奏响;烧肉粽!烧肉粽!当阿婆操着一口浓浓闽南地瓜腔在西街叫卖,那就是最地道的乡音啊!它不仅响彻整条西街,更传遍了五湖四海!因为来自全国各地来西街旅游的朋友们,能深切体会到来自闽南泉州独有的市井气息……

 

当然土笋冻,面线糊,姜母鸭等一众泉州名小吃也深受本地或者来泉州游玩的外地友人的喜欢和青睐,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试想在这样历史文化厚重又美食遍地的街道行走,怎能不令人心生欢喜,感到幸福呢?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呢?西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或品尝各种各样当地的闽南特色美食,或者欣赏西街特有的古厝红砖,或者点上三根檀香跪在神佛面前诚心诚意地祈求……总之各有各的喜欢,各有各的快乐,但是皆是因为一个爱字呀!爱西街的文化,爱西街的建筑,爱西街的美食,爱西街傍晚时分的落日余晖……作为一个闽南人,作为一个泉州人,我深感骄傲,我更倍感自豪。

 

  在西街小西埕有些斑驳的城墙上赫然刻着几个大字:泉州是你这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由白岩松亲自题写,每每于此不禁由衷感叹道:西街也是你这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上一篇: 老街
下一篇: 黄河壶口瀑布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0595-23882645

在线客服